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侯与虞人/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 是日饮酒/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知者

C. 往,身自罢之/家祭无忘告

D. 魏于是乎始/欲登高去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哉!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1.A 2.文 侯 曰 / 吾 与 虞 人 期 猎/ 虽 乐/ 岂 可 不 一 会 期 哉! 3.喝酒喝得正高兴,天又下起了大雨的时候。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都是“约定”之意。B前者形容词,后者动词。C前者“于是”,后者“你”。D前者“强大”,后者“勉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

(2)但微_____

(3)尔安敢吾射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睨之,久而不去。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很重视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特征。

B. 文章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此段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C. 文章第2自然段写了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十分严谨,记叙线索明晰。文章在简介陈康肃公后,把他的“善射”与“自矜”并提,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康肃公射箭本领的态度。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为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所以能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等特点”)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B. 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C. 夜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城,万籁俱寂,小小的青石街道上人迹罕至

D. 我不用跑到人声鼎沸、喧哗嘈杂的公园去,就可以享受最新鲜的绿色和最纯净的空气。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想起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____________的山雕。

(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______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__________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à tíng guǎng zhòng____________之下,夫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