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誓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1.根据原文,说说祥子前后性格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第③段画线句中,“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3.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请结合整部作品,具体说说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

 

1.从老实、健壮、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和奋斗精神。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自私自利。 2.表现了祥子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一是喜悦,为终于拥有自己的车而激动;二是伤心,为自己三年的艰辛而难过) 3.一起是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了三年后凑足了一百块大洋买了新车;接下来理想第一次破灭的一落是连车带人被宪兵抓去;然而他坚强地将理想的蜡烛重新点亮,这便是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准备再买一辆新车;此时祥子他憧憬的理想又被吹灭,因为干包月时,他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这是二落;三起就是虎妞以低价为祥子买了一来辆旧车;而决定祥子一生今后该如何的就是三落,为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把自己的车买了,从此祥子一蹶不振。 【解析】 1.“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祥子是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联系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几乎要哭出来”运用神态描写,生动表现出祥子对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日思夜想的车的极度欢喜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把买车的日子当做生日”说明祥子把车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表明他爱车的程度和对新生活的希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幕,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 “懊悔不已” “难过” “感动等词语。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许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学校名,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 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文章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

2.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两处画线的句子表现贼人心理变化的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3.结合原文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4.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最后一课》节选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所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1.习字课上新的字帖都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用意?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

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试分析一下韩麦尔先生此时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侯与虞人/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 是日饮酒/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知者

C. 往,身自罢之/家祭无忘告

D. 魏于是乎始/欲登高去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哉!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

(2)但微_____

(3)尔安敢吾射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睨之,久而不去。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很重视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特征。

B. 文章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此段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C. 文章第2自然段写了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十分严谨,记叙线索明晰。文章在简介陈康肃公后,把他的“善射”与“自矜”并提,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康肃公射箭本领的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