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阅读全文,说一说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任选一种说明方法分析)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4.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出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5字)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_______体现了一种_______的精神,这种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 。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望月有感》)
(3)手中各有携,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4)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释】①车轊(wèi):车轴头。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两处)
乐 毅 围 二 邑 期 年 不 克 乃 令 解 围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3.结合文章内容,说是文中的燕昭王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避也 患:祸患,灾难
B. 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学而不思则罔
B. 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
C.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善用比喻说理,分别用“鱼”和“熊掌”喻“生”和“义”。
B. 孟子在文中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好地阐述文章的观点。
C. 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从反面论证了“本心”赋予了人极大力量。
D. 本文运用了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备携夫人逃回荆州,促成了诸葛亮的“二气周瑜”。
B. 圣地亚哥是一个勇敢坚毅、有自信心、不服输的硬汉形象。从表面上来看他失掉了大马林鱼,失败了,但从精神上来看,他胜利了。
C. 简爱因为深爱着罗切斯特先生而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
D. 在《草房子》一书中,纸月一直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