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B.《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法国
C.《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 D.《童年》——高尔基——苏联
(2)《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两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呼保义”是_______的称谓,“玉麒麟”是_______的称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徽派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层峦叠障,溪流纵横,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更使得这里山林繁茂,一片葱lóng。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最善于抓住山水做文章。这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脉——溪水及支流的“细胞”。徽派建筑群体布局时多重视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xié。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葱lóng(______) 静谧(______) 和xié(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枕山傍水”中“傍”的意思是_______;“融为一体”中“融”的意思是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_______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②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李煜《相见欢》中既写出秋天的萧瑟,又道出作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前四句。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比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2)据:统治,割据。(3)级:层 。(4)患:嫌,担心。(5)布:铺排。(6)贻(yí):赠给。(7)讫(qì):完毕。(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密。(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ūqiè。胠:从旁边打开,打开。(11)履:走,踩踏。(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但微颔之 (_________)
(2)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
(3)匠师如其言 (_________)
(4)故如此(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
5.《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文/蒋 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