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看山老爹 ①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②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

看山老爹

①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②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③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④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⑤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⑥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⑦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⑧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瘠(jí)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⑨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⑩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jì)_________与喜悦。

   (11)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12) 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13)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几捧:_________      希(jì):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3.第(11)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4.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5.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插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

6.再读上文,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

材料一:(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动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是因为一天落日一天太阳又再度升起之中所累积的力量……于是,岁月就在孤独的行走中慢慢流逝,我们终于被感动。(白岩松)

材料二:我们往往不缺乏为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于丹)

材料三: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人,他们普通得常常被我们忽略,可是这个世界,却因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善和暖,一点一点美好起来。

 

1.掬几捧(jū)希(jì)冀 2.(1)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么山林。 3.不矛盾,“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只要与题意相符,语句通顺即可) 4.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 5.老爹一天的活动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 6.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此题中,要注意“冀”的写法,容易出错。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作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从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类试题一般是不矛盾的,因为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这里的“广阔”是从老人的“心胸”的角度来写,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是从老人眼里的生活角度来写的,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结合语句具体分析作答即可。 4.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本题结合“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这一语句作答。 5.试题分析:(1)考查线索在文章中的作用。线索:文章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情感等。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仔细阅读文章,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以母子情深的情感为线索的。所以,文章的材料就是靠这一线索串联起来的。从文章来看,表面上写了老爹一天的活动,这是明线;同时,在这一天的活动之中又无不表现老爹对山林的爱,这是暗线。(2)插叙就是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找到插叙的内容对其进行概括即可作答。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妈妈的手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几下呢?”他问我。  

“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  

“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

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 ,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①。一双放大的小脚沒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新奇洗洁精,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裝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搖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媽,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跟前绕來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膀?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而处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接触面是如此的广,生活是如此的匆忙,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

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   

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何必如此劳累呢?你知道吗?劳累是最容易催人老的啊!,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   

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外子②下班回來,一进门就夸一声!,就跑进厨房喊:,今晚有什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嘟嘟直叫。,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了。想想母亲那时,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來,用脸贴着我满是眼泪鼻涕的脸,她的眼泪流得比我更多。母亲啊!我当时何曾懂得您为什么哭。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

如今,电视中出现各种洗衣机的广告,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她看见了“海龙”“妈妈乐”等洗衣机,一按钮子,左旋转,右旋转,脱水,很快就可穿在身上。她一定会眯起近视眼笑着说:“花样真多,今天的妈妈可真乐呢。”可是母亲是一位永不肯偷懒的勤劳女性,我即使买一台洗衣机给她,她一定连连摇手说:“别买别买,按电钮究竟不及按人钮方便,机器哪抵得双手万能呢!

可不是吗?万能的电脑,能像妈妈的手,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吗?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

【注释】①接力:方言,指点心。②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

(2)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2.“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一句中为什么将“粗糙”和“温柔”两个词语并列使用?

3.文章记叙了母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母亲在性格上有哪些优秀之处影响了“我”?

4.文中“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5.本文运用插叙的方法,以“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忆。请你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并说明其作用。

6.作者在文中说:“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结合所学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画横线的词。

(1)飞其间

(2)属凄异

(3)晓雾将

(4)无与为乐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写出《三峡》一文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4.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5.《三峡》、《答谢中书书》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两篇文章中“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查看答案

古诗词填空。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对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水”、“酒”和“愁”是拆分不开的,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有两句充分说明了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能体现“早”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受是一种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

(2)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列举两件事)

 

查看答案

捍卫和平,远离战争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可战争始终没有真正地远离我们,战争也就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你知道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吗?下面请你写出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不少于两本)和一句战争名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