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

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而每个心头一亮的瞬间,或成长,或提升,都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

请选择你的“心头一亮”的瞬间,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资料;

②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字数 600字以上。

 

最美心头一亮时 秋已深,一轮明月镶在碧蓝的天空,洒下无数颗银色的颗粒。为昏暗的大地增添了一些光彩。深秋的枫叶,红火红火的。风声簌簌,回荡在枫江周围。 一片枫叶呆呆的望着天空,望着那一轮明月,他是这棵树上最后一片变成红色的枫叶,自他以后,再无绿叶。冰凝的月亮使他心底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感觉,仿佛使这秋夜不再凉,这寒月不再倚惆怅。他静静的傻笑,注视着那轮月。他觉得她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确,她高冷圣洁。她不食人间烟火。突然,她的目光与枫叶交触在一起,只那么一瞬间。她却心头一震。这小于一秒的对视,让她再也不敢看枫叶的眼。 云升了起来,罩住了月,仿佛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切,在枫叶木之内的外表下,已不知掀起了多大的波涛。虚幻,飘渺。让他美好的想流泪。 最终,太阳升了起来,那一轮月还是消失了。枫叶心里很失落,他想:与其在这里枯萎、凋零,不如挣脱这树的束缚,去遵循心里的感觉,去寻找她为好。 于是,风带着他,向远方飞去。 自从离开枫江后,月也很失落,她见到过无数枫树,无数枫叶,然而并没有一个像那夜的枫江似的。只用一个眼神,就能给她那样的震撼。久而久之,她忍不住思念的煎熬,也开始寻找。 他们一直寻找,然而却最终无果。那夜枫江,仿佛只是上天和他们开的一个玩笑。那一瞬间的对视,仿佛也只是一个梦,一个遥远而又亲切的梦,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梦…… 就这样,在寻找中,他们度过了三年的光阴。直到某一天,枫叶落到了地上,风想把他吹起来,但无论怎样,却还是无济于事。枫叶明白,他离开了树,没有人给予他营养,他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便让风走了。 他呆呆的躺在那里,望着即将被黑夜笼罩的天空,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一个晚上,仿佛又回到了那晚的枫江。他想:我再也起不来了吧?我会腐蚀在这里吧?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她了吧?他这样想着,慢慢闭上了眼。他的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一轮明月。又浮现出了,生命最后一秒中,那一轮美好。 突然,他的四周亮起一片银白色的光。他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些力气。他睁开眼,看到一个熟悉的目光。霎那间,他仿佛重生了,他仿佛可以飞翔了。他的身体离开了地面,像那一片月光,向那一轮明月,缓缓飞去。 他们对视着,枫叶的木讷消失了,月也卸下了高洁。这一次,对视不再是一瞬间,而是一辈子。世界在他们的心中消失,他们的眼里,只剩对方。 你是世间,最美的亮光……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最美心头一亮时”。这是一道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审题时要将提示语和题目相结合。阅读提示语和题目可知,审题时需紧抓“心头一亮”分析。提示语中展示了不同场景下“心头一亮”后发现的不同的美,有自然之美、欣赏之美、自省之美等,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发现自我,从而获得自我发展与提升。此题可立意的角度很多,除了提示语中所说的美之外,还可以写孜孜不倦、勇攀知识高峰的拼搏,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善于关心身边的人、乐于帮助同学的善良等。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心头一亮”当时、当场的时间感和顿悟感;二是要写出自己“心头一亮”之后获得的提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吊清明

老娘也要去吊清明,子女没想到。记得四年前吧,她说爬不动山,便一直没再上过老头子的坟。

约好下午两点在老屋会合,老大还没来。老三有点燥动,他怎么总这样,是不是酒桌上又下不来?老二到了,细妹也到了,不多不少,每家都来了一个代表。

不知谁说,他是老大,等等吧。大家就坐了下来。虽然同在一个城,他们其实见面也有限,兄弟聊聊天,玩手机,说房价,也挺好。今天天气奇热,地面有点反潮,坐在通堂背的过道,穿堂风吹得舒坦。堂前依然是老样子,家具还是那张八仙桌,几条旧板凳。条案上永远是那架不走针的座钟,一只花瓶;老头子的瓷板像摆正中,一尘不染。

老娘歇不下来,她一遍一遍检查上坟的祭品,“三牲”不能少,米饭不能缺,酒盅筷子必须备齐。她原计划让子女带爱人孩子来吃中午饭,吃了饭再一起去扫墓。都说有事忙!她猜大家是不愿吃她弄的菜。过年全家团圆,孙子就公开叫嚷,奶奶烧的菜越来越难吃。不来就不来,正好有时间帮老头子多弄几道菜,她记得老头子特别喜欢吃她做的红烧猪蹄。

老大总算来了,是打电话进来的,说在巷子口等大家。过完年就没落过家,到了家门口也不进来?老娘一边嘀咕,一边让儿女先出去,锁上门,随后走。外面的太阳真烈。

老大先领大家去杂货店,买花买爆竹,草纸冥币都要。算好钱,除了娘,大家二一添作五,这个份子钱不能垫。墓地说远不远,老大驾车,一会儿就到达山脚下。

冢场人头攒攒,烟雾弥漫。

老头子的坟茔在半山腰,老三和细妹搀扶老娘爬山坡,走两步,歇一歇。老大不耐烦,老娘跟来干啥呢?我们来就行了嘛!他提着祭品,带着老二径直往上行。

老娘气喘吁吁来到坟前,祭品已经摆就位,点了蜡烛,倒了酒,坟头压了一叠草纸。坟前烧的纸钱也准备就绪,一扎一扎的堆满地,冥府又得出个大富豪。

老大点了一炷香,朝着墓碑虔诚地跪下来。他双手合掌,口里念念有词:“老爷子保佑全家身体健康!保佑我们发大财!发了财,我就多给你送纸钱。”说完拜了三拜,香火插在香炉上,又是三作揖。

老二老三细妹依样画符。接下来是烧纸钱。老娘说:“前后左右的坟头也敬根香吧!”细妹问:“为啥?”老娘说:“处好邻居关系,老头子不孤单。”

老二做了。老娘又说:“找块空地也点根香,烧点纸。”细妹问:“那又是为啥?”老娘说:“游魂野鬼可怜,也给他们一点钱。”

老三做了。老二、老三开始烧纸钱,火势猛烈,细妹也折根树枝去帮忙,个个汗流满面。老大擎起细妹的小阳伞,站在三尺外,悠然地点起一根烟。老娘也退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坟头。纸钱化尽,该收场了。老娘说,我也跟老头子唠两句。她走向前,手扶墓碑道:

“老头子啊,我又跟孩子们来看你。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家里冷清我就跟你的照片聊天,你听得到还是没听到,也不托个梦给我。我也不中用了,可能以后再也上不来。”

说着说着,老娘眼角溢出了泪。她用袖口擦了擦,接着说:“孩子们都不错,还会经常给你送点钱,你该用的用,该花的花,不要省。孩子们对我也不错,给我的钱也用不完。他们个个都很忙,你可要保佑他们顺顺利利……”

“好了好了!”老大打断娘的话,还有最后一件事,放鞭炮。老二细妹牵着老娘离开墓地,没有走几步,爆竹已经炸响。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1.阅读全文,说说题目“吊清明”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老娘歇不下来,她一遍一遍检查上坟的祭品,“三牲”不能少,米饭不能缺,酒盅筷子必须备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二、老三开始烧纸钱,火势猛烈,细妹也折根树枝去帮忙,个个汗流满面。老大擎起细妹的小阳伞,站在三尺外,悠然地点起一根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分析文中“老大”的人物形象。

4.请分析小说结尾“老二细妹牵着老娘离开墓地,没有走几步,爆竹已经炸响。”一句的含义。

 

查看答案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会因为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等增多第二碳足迹,因而增加环境负担,甚至间接破坏环境。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害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 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

C.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

D. 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属于第一碳足迹。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中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什么是碳足迹”。

B. 文章划线句子中 “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C.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碳足迹”。

D. 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危害环境的温室气体,我们也只能从其他方面加以改善。

3.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肃王与沈元用①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②,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④也。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偶俪:对仗工整。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诬:虚假。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使用  )    B. 元用强记( 向来 )

C. 取纸追之(书写  )    D. 略无矜色( 毫无 )

2.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查看答案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 鱼百许头 _________ (2)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     (3) 悄怆幽邃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C.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虽失败被贬,但快乐是他的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

D. 作者以环境的“静”来抒发寂寞处境中自己的心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1个进行仿写,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