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2)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
(3)无不毕肖 (______) (4)或立或卧。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B. ①凡有名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 ①往往留像于馆 ②求石兽于水这。(河中石兽)
D. ①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
A.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 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秋夜山居
施肩吾(唐)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①素机:织布机。 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中哪个词点明了时令属“秋”?为什么?
2.“百尺老松衔半月”中的“衔”字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赏析它的妙处。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⑥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 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xiá xiǎng) 。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丰富,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增添了(xuàn lì)的风景。树立文化自信,创作更多植根传统土壤(róng hé ) 时代气质的文化精品,我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辉煌。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á xiǎng___________ xuàn lì____________ róng hé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处的标点符号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校拟仿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创办校园广播节目《身边的朗读者》,请你参与策划。
请你为《身边的朗读者》节目拟写一句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校园节目《身边朗读者》的开播,校园阅读氛围愈发浓烈。阅读经典,唇齿留香。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和 A___、李忠在潘家酒楼上喝酒。其间,鲁提辖有两次发火。第一次“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碗儿都丢在楼板上”,第二次是“A___、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才劝得他住。”请问A是谁?(写出人名和绰号) ____________
②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他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斗杀西门庆,醉打_____,大闹________,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上反抗的道路。
③《水浒》中有许多“打杀”的情节,如选段中的“拳打镇关西”、“斗杀西门庆”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念3000里
毕淑敏
写下个“念”字,盯着细细看一会儿。
念,由“心”和“今”组成。顾名思义是“心中当下的想法”。
我们常说“生出一个念头”,可见这个“念”是个活物,像个婴儿,有头有脑。既然有首,接下来就会有身子和腿。而且这一切既然能诞生,想来有个母体。有生便有死,念头可以发芽也可以灭失。
那么人的一天,会有多少个念头生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念头的周期。换句话说,就是大致算出一个念头能存活多长时间。
“念”来自法显和尚从印度带回国的《摩诃僧律》。第17卷中说:“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有点乱是不是?那直接记住结论吧――1个念头的具体时间长度为0.018秒。
念头比闪电还快!它起于精微,源自无明。产生之后见风就长,跨越天地时空,纵横驰骋风驰电掣。念头可分好坏。它一动,就有倾向发生。要么是善,要么是恶,要么善恶夹杂。你纵有亿万千念头,也逃不脱这窠臼。
既然念头一动,只用0.018秒。一天之内,除去睡觉的8 小时,还有16个小时,合960分钟。换算为57600秒。除以0.018,得出的念头数……吓死人!是3200000。也就是说,我的脑海中每天有300多万个念头闪过,泡沫般无常。
念头组成了命运。所有人的生活,无不源自这经纬复杂繁多变幻的念头。念头生生不息,我们奔波不已。念头衍生出五光十色的世界,一旦念头止息,生命也就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念头是组成我们生命质量的金色颗粒。
念头交织,故“一念三千”。
因喜欢这说法,有时会向友人结结巴巴学说一番。某朋友听后若有所思道,哦哦,一念三千里。
我说,没有“里”,一念三千。
他说,念头和念头之间的差异,只怕是3000里之遥,也打不住的。
念头如果有颜色,可不得了。有吉祥的红色,有土豪的金色。有杀戮的猩黑,有春意的绿蓝……每个人的内心如同最斑斓的调色盘。
念头如果有重量,有重达千钧的,有轻如鸿毛的。有不轻不重但黏腻难缠的,有随生随灭云淡风轻的……每个人的内心,如同翻滚着一锅关东煮。
念头如果有年龄,有从一而终贯穿几十年甚至整整一生的,有速生速灭秋水无痕的,有历久弥坚的,有余音袅袅的,有稍纵即逝永无再现的,有忠贞不渝化成木乃伊也坚守初衷的。
念头如光。0.018秒之间,纵横3000里,这是什么速度?一秒钟跑165000里,合8万多公里,可绕地球2圈多。如果以北京为圆心,3000里到哪儿了?按照直线距离,以北京为中心,南可至广州,北可抵哈尔滨。西快抵乌鲁木齐,向东就出国游了太平洋。
心的容量如此之大,运转如此迅捷,名目如此繁多,善恶如此纷杂,到了令人惊悚的地步。
我热衷于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尤其爱看抓住罪犯后的审讯过程,屏气凝神。先生纳闷,说你是在研究他们的长相吗?
我说,虽说相由心生,但罪犯常常十分年轻,年轮之刀尚未完成对面貌的雕凿。有些颜面,未脱天真混沌之相。
先生说,那你看的是什么?
我答,我在听他们供述犯罪时的想法。
某些供述,难以置信的简单。为什么要杀人?回答,并没有想把他打死,只想教训一下,谁知,人就死了。
谈到投毒,会说,只是开个玩笑。
肇事逃逸,致使原本可以救助的伤者命丧黄泉,司机解释,因为害怕。
将相识多年的恋人杀死,凶手抽噎,太爱了……
凡此种种,我以前多半认为罪犯避重就轻,借故推托,搪塞说谎……这情形当然是有的,不过,当我懂得些心理学知识并加以仔细观察之后,却发现很多竟是真话。更有当初穷凶极恶的魔鬼,会一脸错愕哆哆嗦嗦地说,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怎么想的。
一念3000里。
一个念头所导致的结果,或许并不是在那个念头萌生之初,就可以准确预判完整的。念头念头,只顾“头”,不顾尾,锋利无比。这世界上的事情,本不应太快。太快了,就有灾难尾随其后的可能。
念头是如何产生的,并不十分清楚,它具有我们所不知晓的某些黑暗性质。陌生的力量所产生的念头,可以指挥我们的行动,这的确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危险问题。
也有很多念头充满善良和光亮。有人会说,善念涌起,我是不是应该马上按照好念头去行事呢?晚了会不会后悔?
这世界上有些好事情,或许需要0.018秒的时间去决定和完成。但绝大多数的好事情,不会毫无征兆,冷不防显身,之后泥牛入海永不复见,有点妖术的味道。尽管如此,也不能铁口断言好事就不会在0.018秒中埋藏。只是,这概率有多少呢?作为普通人,遇到这般机遇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我觉得极小概率的事情,和普通人相距遥远。总爱极端化的人,骨子里多是高度自恋叠加目空一切。
一个念头和一个念头之间,可能一在天堂一在地狱,好骑手应能驾驭选择。让念头刹车转弯,让念头褪色重染,让念头从容消遁,让念头春风又生。好的念头,如一个浮力优等的筏,在脑海中辗转腾挪无惧风浪。它的生命力当千万亿倍于0.018秒,直到我们按照它的指引,作出后续美好的行动。把好念头变成好行动,让好念头层出不穷落地开花,乃是人生要务。
(原载《北京文学》2016年第6期,有删节)
1.由“念”的偏旁部首以及“生出一个念头”的口语,作者联想到“念”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请分别概括“一念三千”和“一念3000里”的不同内涵。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自然段,为什么用“如果有”这种方式起头?请简要分析。(4分)
4.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罪犯什么心理?有何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说明。
更有当初穷凶极恶的魔鬼,会一脸错愕哆哆嗦嗦地说,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怎么想的。
5.对于“善念涌起,是不是马上按照好念头去行事”,作者的观点究竟是怎样的?你认为呢?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第③段中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他的错误是什么?作者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