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

阅读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例如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并以此为目标,苦苦求索,终于有了自己的发现。在1820年4月,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选文第①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结合选文③段内容,分析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

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5.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结合选文内容简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1.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2.选文第①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3.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也就是实验检验、探索求证精神。 4.王阳明的“格物”重视理论与空想,轻视实验,不去积极观察、探测实际物体,而是在探求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所以失败了。 5.举例论证,该段列举了“奥斯特怀疑电、磁之间存在联系,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电流磁效应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这一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实验的过程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还需要有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6.①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②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说说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然后说删去后的变化,最后指出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2.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往往为列举现象,讲述故事,它的作用是多重的。如:列举了……事例(或引用了……名言)。引出本文论点(或论题)。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选文第①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的理解,根据最后一段“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可以提取关键信息组成“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王阳明的“格物”重视理论与空想,轻视实验,不去积极观察、探测实际物体,而是在探求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所以失败了。 5.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了“实验的过程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还需要有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的合肥街头,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碳出行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热捧,可是在推行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有网友爆料说,有的市民将“小黄车”的车牌拆卸,并用涂料刷成其他颜色,然后占为己有。【A】同时,记者在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以大约100元左右的价格售卖小黄车。此外,一些小黄车因乱停乱放而被城管收走的新闻也陆续出现。

材料二:共享单车考验的不仅是浮于表面的市民素质。2007年,法国巴黎推出“单车自由骑”项目。【B】据主办方德高集团的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不到两个月,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活动开展近一年,近3__000辆自行车被盗,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间,“单车自由骑”活动已累计丢失自行车7__800辆,被损毁的自行车数量更是高达11600辆。以致有人称,作为欧洲文明的钻石,巴黎在关键时候也掉了链子。

材料三:2017年3月5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回应关于共享单车问题时说:“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遵纪守法,广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发展好”。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近3000辆自行车被盗”后面的逗号改为__________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说说推行共享单车面临的考验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3)如果你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位阿姨正在给“小黄车”上私锁,你将如何劝说?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 ①④⑤②③    B. ③②①⑤④    C. ④⑤③①②    D. ④③①⑤②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________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________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释了汉语________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气质,大数据________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A. 既    又    迂回曲折  开端

B. 只要  就    慷慨激昂  开始

C. 不仅  还    荡气回肠  开启

D. 要么  要么 缠绵悱恻  开拓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后,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各项防御措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认真”改为“积极”)

B.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把“在”调到“霍金”后面)

C. 上网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广泛引起了讨论。(把“广泛”调到“讨论”前面)

D.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删去“大概”或“差不多”)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 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