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无处不在:滴答滴答的钟声、洗净碧空的春雨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无处不在:滴答滴答的钟声、洗净碧空的春雨声、节日里的欢歌声、电话那头永远不变的叮嘱声、深夜里长长的咳嗽声……总有某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那声音,常在心田。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牵动心灵的声音 好久没有回家了,想念家乡的人,想念家乡的树,更想念家乡那令我魂牵梦绕的小河的潺潺水流声。 汽车飞快的奔驰着,我的轻盈的心像一缕轻烟,悠悠的飘出了车窗,向着那绿荫缠绕的小河飞去。看着我呆呆的样子,妈妈轻轻地推了我一下,才把我从那小河里拎了回来,我说:“我看见了这条河就想起了家乡的小河。”妈妈说:“别想了,到家了,你自己去看看吧!”放下书包,放下一身的疲惫,我向那小河飞奔而去。小河,我回来了。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水杉,仿佛是守卫小河的卫士,保护小河不被尘世的喧闹骚扰。再近一点,便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清切而动听,像是一位音乐大师在演奏一曲动听的歌曲,天地万物借被这声音感染,静静地倾听这天籁之音;又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牙牙学语,这声音是最原始的又是最纯洁的,最能牵动人心灵的。再走近,便看见河水清澈见底,水草丰茂,游鱼嬉戏。拿起一块碎石,用力扔出,在水面上欢快地跳跃,一下,两下……干脆便脱去外衣,跳入水中,来不及觉察水的温度是否合适,只觉得身体陡然清爽,在水中游上三四个来回,洗去身上的灰尘,洗去周身的疲劳,洗去在学校里的一切不愉快。走出小河,躺在那岸边的青草上,任夹杂着水藻味的风吹打胸膛,吹去一身的水。以大地为席,白云为被,伴着朝霞去来,踏着夕阳而归,平日里喧闹的世界和这样的宁静的生活怎么可以比? 如今的人们,听惯了街头的吆喝声,听惯了电视机里各种广告的声音,以及各种流行音乐的声音,又有几个人愿意跋山涉水,到这荒山野岭听这低颤沙哑的流水声,品味这样原始而自然的声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作出各种努力,甚至不惜耗费整个青春用来求知、挣钱,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一个心灵的避风港又有几人让自己的心灵在此一驻。愿跳动着的心灵都能有一个自己的避风港,我独爱家乡那小河的流水声,指引我走向灵魂的归隐处。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牵动心灵的声音”。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心灵的,必定是使自己感受最深的声音。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牵动心灵”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心灵”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声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 明 行     (杨轻抒)

①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②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③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④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⑤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⑥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⑦“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

⑧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⑨“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

⑩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⑪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⑫“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⑬“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⑭“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⑮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⑯“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⑰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⑱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的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⑲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⑳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㉑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㉒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㉓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㉔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时风飘荡……

㉕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㉖我泪流满面。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有改动)

1.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做了哪些事?请结合情节填空。

撑伞遮雨→_______________ →为“我”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励“我”

2.标题“光明行”有什么含义?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本文的结尾我泪流满面和《背影》的结尾中的晶莹的泪光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流泪的细节安排对表达主题各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文章为什么要交待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一情况?

2.说说划线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8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②恶( 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③亏:损害。④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⑤狱:案件。⑥僦( cù):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⑦私:偏袒。⑧德:感激恩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弟子子皋狱吏_________    ②吾罪当之          __________

狱决罪定    _________    ④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__________

2.“/”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弟   (主谓间)    ②倾   (动宾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答案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发挥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的前两句

2.“卧看千山急雨来”中“卧看”二字有何妙处?

 

查看答案

课外阅读填空。

(1)《新语文补充阅读》中有一篇把失败写在背面,文中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_______

A.飞行员     B.科学家    C. 赛车手    D.医生

(2)《新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五月的井冈山,其中写了三种植物,下面哪一项不是_______

A.井冈兰     B.迎春花    C. 杜鹃花   D.映山红  

(3)《父亲说:孔子曰》中_______几乎成了我们爷俩独特的交流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