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知入”与“知出”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知入”与“知出”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结合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收获。

 

1.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举例论证 举了苏轼熟读精思陶渊明的诗句,从而体会到妙处的例子,具体准确的证明了“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的观点,是文章更有说服力。 3.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4.结合实际1分,收获2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阅读短文,了解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为: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 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阅读划线句,了解内容可知,主要列举了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时区分“见”与“望”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作用:用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时区分“见”与“望”的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届山东烟台龙口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言文阅读: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注:①遑:无暇,顾不上。

1.下面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凤凰久矣/遂于楚王

B. 过买凤之十倍矣/玉盘珍羞万钱

C. 不得以献耳/恨久之

D. 其欲献己也/帝其诚

2.下列句中“而”与“召而厚赐之”中“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恂恂

B. 然得腊之以为饵

C.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D. 黑质白章

3.翻译句子:

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耳。

4.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它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是古时按农历划分的四季中夏季开始的日子。

②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约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1)段①划线句的主干是___

(2)段②有一个病句,请改正。

(3)段③主要运用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银蛇,

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红装素_____    妖ráo____

(2)“山银蛇,原蜡象”一句中“舞”和“驰”用得很有特点,请赏析一下。

(3)写一段话,运用上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至少一种),描写一种自然现象,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18届山东烟台龙口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名著阅读

(1)他的外形依然像往昔那么健壮,腰背依然笔直、头发依然乌黑。他的面容没有改变和消瘦。任何哀伤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消蚀他强劲的力量,或是摧毁他蓬勃的青春。但我在他的面部表情上看到了变化。他看上去绝望而深沉——令我想起受到虐待和身陷囹圄的野兽和鸟类,在恼怒痛苦之时,走近它是很危险的。

文中的指的是_________,他绝望而深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颤,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

“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上面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外祖母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国势危亡,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