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马逸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马逸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归之。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逸:逃跑。②野人:居于野的人,农夫。③鄙人:指仆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人之稼_____  (2)其野人大____  (3)独如之人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人大说         真无马邪 (《马说》)

B. 独如向人         每假借于藏书家 (《送东阳马生序》)

C. 解马与之         国险民附 (《隆中对》)

D. 子不耕东海       生忧患 (《<孟子>两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贡请往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和百姓沟通,要熟悉他们的语言与思维,说话要接地气。

B. 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将马扣留。

C. 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 子贡自告奋勇去要马,结果并没有说服农夫。

5.文章详写“鄙人”的劝说过程,而略写子贡的劝说过程,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1.吃通“悦”,高兴从前 2.B 3.子贡请求去说服那农夫。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4.C 5.文章重在讲述说话要注意对象,随机应变,不能凭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作者详写鄙人之说而略写子贡之辞,是由表达中心决定的。作者这样安排,一方面体现了语言简洁的原则,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高兴。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B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前者是代词,后者是语气助词,用来加强语气;C项,前者是顺承连词,后者是并列连词;D项,前者指“在”,后者是指“由于”。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请”“说”“得”“食”“禾”等字词的翻译。 4.试题分析:C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 孔子的仆人是在子贡劝说失败之后才去劝说的,可见他不是为了表现自己。 5.试题分析:考查文章在安排材料上的特点。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详写“鄙人”的劝说过程是由表达中心决定的。因为文章重在讲述说话要注意对象,随机应变,不能凭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就略写子贡的劝说过程。这样可使文章主次分明、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参考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理他那套。 有个刚刚侍奉孔子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便对那农民说:“你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为什么不能吃你的庄稼呢?”那农民很高兴,对他说:“说话都像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像之前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画面感极强,包含许多斑斓艳丽的色彩,你最喜欢哪句中的哪种色彩?为什么?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 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查看答案

读名著,明事理,懂生活。

请结合《格列佛游记》中的具体内容,说说“慧骃”是怎样教育子女的。(说出两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