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回家 龙应台 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回家   龙应台

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1)。红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2)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1)乡:指浙江淳安。(2)乡下:指台湾大武山一带。】

1.文章写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予以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⑧到段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的句子。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4.结合语境,写出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1)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2)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写“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间接反映了妈妈年事已高。

B. 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映衬了年老生病的妈妈凄凉的情形。

C. 段写“我”把妈妈“抱进怀里”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对妈妈的怜爱。

D. 段运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组生动画面具体描绘出妈妈要回到的那段时光。

 

1.兄妹四人(兄妹们)送生病的母亲回大陆的故乡。 2.写自己陪妈妈在大武山乡下散步,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妈妈的病情,同时交代了我们带妈妈回大陆故乡的原因,照应上文三个兄弟“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陪妈妈回家或在火车站妈妈“步履细碎”等内容。 3.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妈妈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以及找不到家的惶恐。 4.(1)既指火车在奔驰,也指妈妈的记忆在迅速倒回到过去。 (2)妈妈从大陆到台湾直到现在的一段生活经历。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词语、句子及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只要细读全文,联系平时的积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1.此题考查的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方法是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即兄妹四人(兄妹们)送生病的母亲回大陆的故乡。 2.此题考查的是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有:(1)补充交代了什么内容。(2)为下文什么情节做铺垫。(3)突出人物的什么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4)突出文章中心。(5)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这些段落交代了妈妈的病情,也交代了我们带妈妈回大陆故乡的原因,照应上文三个兄弟“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陪妈妈回家等内容。据此回答即可。 3.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此句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了妈妈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以及找不到家的惶恐。据此回答即可。 4.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词语的含义。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即可。联系文章的内容可知:“逝去”既指火车在奔驰,也指妈妈的记忆在迅速倒回到过去;“回程”指妈妈从大陆到台湾直到现在的一段生活经历。据此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⑯段“在那段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运用了听觉、视觉等描写手法渲染过去时光,不是白描。因此D项不准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解读“和”字】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和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的本义是

(2)阅读下面的新闻,并根据内容为它拟一个标题。

    7月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在南昌隆重开幕,两岸业界人士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礼仪发展之道。会上,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理事会主席、台湾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礼字说到底,就是‘和’字,‘礼’以‘和’为贵,‘和’又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他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海内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观摩学习,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3月20日,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陈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学校第二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是陈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陈老师说的?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在莫斯科过了一冬,1882年1月,他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目睹了大都市的贫困状况。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毒瘤。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啕着说,“这绝不允许!绝不能……”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悲痛的绝望中。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__的作品《名人传》,文中的“他”是_______(人名),选文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2)《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七回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休(qì),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磅(bó)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A也许有一天,他会再从海上篷篷的雨点中升起,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生命就是这样,B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 C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休(qì)___________    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底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

(5)B句有标点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意见)

(6)C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请默写《使至塞上》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2)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许抄袭套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