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4)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2.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4.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表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2)喇叭,锁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天子 咏喇叭》)
(3)《十五从军征》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极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江红》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儿烈。”表现秋瑾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复杂。学校开展方言小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下面是方言调查小组搜集的张家界方言词语,仿照示例,再说两个方言词。
方言——普通话
A.酱果儿——西红柿 B.闷子哼——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应用,很多小的方言体系慢慢消失了。对此,有些学者积极保护方言,有些人却认为都使用普通话更好。班级举行了“方言的利与弊”辩论活动,请你针对反对方观点,站在正方立场给出自己的理由。
反方观点:方言影响文化成果的传播。方言进入书面用语、进入课堂、进入学术领域,会影响汉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纯正性。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提出传承方言的两个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
①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 当然要观察。
③ 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 怎样才能接近实际?
⑤ 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致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B. 《风筝》选自鲁迅的《野草》,全文笼罩着深沉的悲哀,鲁迅觉悟到自己曾经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
C. 《想和做》的作者是胡绳,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
D. 《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