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①。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细微,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②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③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jié):旧时衣领交迭胸前的单衣。]衫,立月中,凉蝉触萧,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⑤
(节选自林纾《湖心泛月记》)
【注释】①“然”句:水上的一带雾气将西湖从中划开。②中:感染。③蓊(wěng)郁:茂盛。④袷(jié):旧时衣领交迭胸前的单衣。⑤赤壁之续:苏轼(东坡)曾与友人月夜泛舟于赤壁(今湖北黄冈)之下,并作《赤壁赋),东坡之游,友人中也有一人吹箫,和作者这次游湖情景相似,故有此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念无与为乐者
(2)积水空明
(3)遂以箫从
(4)咸止而听
2.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
3.根据要求填空
甲文中有一个写景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着重描绘了西湖月下美景,呈现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甲、乙两文都是赏月之作,“月”是作家笔下经久不衰的话题,请默写出描写“月”的古诗句2句(要求写出篇名、作者、朝代,同一首诗不可重复出现。)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
既写出敌军众多,来势凶猛,又表明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B.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凝夜紫”喻指战场上的血迹在夜雾中呈现出一片紫色,暗示双方伤亡大。
C. 颈联中“临易水”表明交战地点,“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
2.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的东南之滨,有座美丽的花园城市,这里有A碧(bì)海篮天簇拥着的B翡(fěi)粹小岛鼓浪屿,这里有背依群峰面临大海的C千年古刹(chà)南普陀,这里有绿树D环绕(lào)景色优美的环岛大道……这就是家乡厦门。今天,只要踏上厦门的土地,你便可轻易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丽景象,你随时可欣赏到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呼吸到它清新的空气。
(1)文段中ABCD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请仿照上文,在语段的省略处补写一句话,使前后语意连贯。
这里有:
(3)请展开联想,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的景象描绘出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B.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即他们是同乡人,“桑梓”指家乡。
D. “社稷”的“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鬓微霜,又何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7)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上俱欢颜!(社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 。”(《论语》)
(9)高贵的心灵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所以就会有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的沉郁悲怆,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 ”的忠心耿耿;敏感的心灵总是将个人的悲喜投影到时光风物的描摹上,所以就会有刘禹锡“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叹;有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的感慨。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往往会留下遗憾。正是这份遗憾,伴随着人们一路成长,因为遗憾会给人以警醒和鞭策,给人以勇气和奋进……
请以“遗憾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③中心明确,立意深刻,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