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____,而且是发生最早或者说是最原始的思维形式。皮亚杰的工作说明,儿童正是最先出现顿悟思维,此后才依次出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
A. 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B. 因为顿悟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C. 顿悟思维不仅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
D. 人类的顿悟思维能力是直接从其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我们要想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依赖心理。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
D. 在离校前是否开展联欢活动,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溯sù 遒劲 吹毛求疵 cī 面黄饥瘦
B. 算术sàn 绮丽 汗流浃背 jiā 按部就班
C. 抽噎yē 沉湎 混为一谈hùn 首曲一指
D. 翘首qiáo 臆测 真知灼见zhuó 休养生息
亚历山大大帝是武功赫赫的世界征服者,行宫遍布欧亚;第欧根尼是以乞讨为生的穷哲学家,曾经寄生于一只木桶里。但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提到第欧根尼,人们还是会想到亚历山大,这是因为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亚历山大巡游某地,遇见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仍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吗?”哲学家回答:“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据说亚历山大事后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静穆之园
崔秀霞
① 我无法准确地说出自己对圆明园的感情。
② 第一次来时,正值冬天,园子里的野草与树木,仿佛弥漫着千年万年的洪荒味道。他的繁华只存在于文字的惊叹描述里,只存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想象与口口相传中。在被劫掠之后的年岁里,他又被作为一个残骸凭吊了太多年。而我想,对这个园子最适宜的态度,并非凭吊、祭奠、站在废墟残骸上遥想他繁华的过往,而是在与他的平静相处中,去触摸他的记忆肌理。
③ 每次走进圆明园,皆可令我内心静定下来。围墙外,围绕着他的已然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电光声色。但每次我走进去,他依旧有一种静默的力量、静默的磁场,包容我,接纳我。他是看透一切的,最兴盛的繁华看过,最跌宕的起落,也经受过。面对围墙外的一切,他亦只是静默自处。
④ 这个园子备受摧残的容貌里,分明是有着静穆的大美。因此他亦有足够的涵容,可以接纳这个后现代都市中最浮躁的人。
⑤ 沿着福海岸边,一直往日落的方向走去。抬头便可以看到浅灰色的疏淡天空。再走一段时间,日轮的光芒收敛,落下去,落到苍茫的断壁残垣后面去。天空是冬日那种黯淡、迷蒙的灰,只一树梅花,开满疏淡的、细碎的粉色花朵,在满地碎石、荒烟蔓草间显得极突兀。傍晚时起了风,掠过荒瑟的枝叶、林梢。烧黑的石壁散落在荒草间。
⑥ 继续往西,微凉空气里是越来越密的夜的粒子。宿鸟归飞,昏鸦云集,成群的乌鸦嘎嘎叫着飞过来,很苍凉的恐怖。我在湖岸荒野走着,冬天飒飒的风吹过来,白色的芦花倒伏过去,如白色的连绵的浪。
⑦ 莽苍的暮霭漫上来。黄昏来临之时,是圆明园郁结的哀伤漫上来的时刻。
⑧ 圆明园与南方的园子不同,是大手笔的,那一种落魄也有着大气势,不那么讲究细节的。这里不适合闺怨女子游园惊梦,凄凄婉婉幽幽怨怨。他不太会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这里是让你独怆然而涕下的。
⑨ 俄罗斯民族的苦难,凝结于那长夜无尽、莽苍的厚重荒原。而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的种种离乱变迁,最终可以以这个园子为缩影。
⑩他在时间洪流里,历尽劫波。这怨与屈来自多年前的一场大火。大的磨难与细碎磨折在他身体上轮番碾压过。而那种痛与落寞,是无法抚慰的。一切抚慰都是浮面的,于他来说,都是浮光掠影。这一个园子,让我觉得,我与那个以往觉得有些浮泛抽象的家国概念,在此刻是如此的接近,相依相偎,贴心贴肺。
⑪在由黄昏而起的沉郁情绪中继续前行。在这个园子里,似乎一路走下去,便可路经四季,从荒芜冬天一直走至迟迟春日。圆明园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暖风拂面……
⑫有老人带着三四岁的孩童从旁边石拱桥上下来。孩童迈着结实的小腿,每下一级台阶,嘴里便喊出稚嫩清亮的音节。跟老人搭话聊起天来。知晓他是园子附近的老居民,这些年亲见圆明园的种种变迁错落。老人脸上堆叠的皱纹像园子一样老。
⑬静静看着眼前的这对祖孙,稚子与白发许多思绪涌上心头。
⑭在圆明园徘徊的时日,脑海翻诵,生命这个字眼时时跳上心头,令人迷恋,又令人困惑。它是一个终极的、又似乎是无解的命题。他不只是一个背影,也不该单单地作为一个遗迹被凭吊,你该把他作为一个生命,去感知他的脉息。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散文精选》,有删改)
1.作者认为圆明园有大美,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大美的具体内涵。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第12小节,作者叙写了老人与孩童的情节,有何用意?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凭吊圆明园时复杂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