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足蒸暑土气,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喇叭,唢呐,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感慨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悠悠。_____。
(4)现代人忙于为生活而奔波,久居城里的人无法感受到郊野春光无限好,用袁宏道《满井游记》中的话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
(5)请把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默写出来:
_____,_____。
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轻轻划过指尖,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关于他(她)的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你奋发向上的……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说定了。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去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跟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了。跟我同行的两个友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了,我只得缩回去。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2.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这一句。。
3.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5.阅读全文,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不少于3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颗糖,一世暖
张君燕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提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溶解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选自《情感读本·生命篇》2017年第1期)
1.梳理②~⑦段内容,仿照示例,补充概括文章写了“小颜”的哪几件事。
(1)______→轻咬半块糖,开心感激→(2)______→考上大学,庆幸感叹→(3)______
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3.结合语境,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4.联系全文,从结构上和内容上简要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2.解释加点的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2)卿今者才略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__
(4)永乃发愤读书______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 策之不以其道 D. 愿陛下亲之信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5.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 wú):香草名。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