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肉食者,未能远谋    ②先帝不以臣卑

B. 入见                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①何                ②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D. ①公与之乘,战长勺    ②相与步中庭

2.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三处作简要分析。

 

1.B 2.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的两个“鄙”都是“鄙陋,目光短浅”的意思。B:于是,就;竟然。C项的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D项中的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人物的关键事件以及他人的评价综合分析。本文中鲁庄公的形象主要体现于他和曹刿论战的过程中,首先文章谈到面对齐国的军队,鲁庄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公将战”,这体现出鲁庄公充满勇气;在和曹刿的对答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体现出鲁庄公在处理日常政务时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战争开始后,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不计较两人身份的差异,体现出鲁庄公礼贤下士;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任用之前并不出名的曹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体现出鲁庄公的知人善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鹧鸪天(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此词为南宋淳熙八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罢官,隐居上饶乡居期间所作。

1.从字数上看,这是一首______,“鹧鸪天”是________

2.“陌上柔桑”“斜日寒林”句中的“破”“点”一字传神,请任选其一赏析。

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乃全篇点睛之笔,试分析其手法及表达的感情、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2)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________》,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千古女英雄形象,而说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妙句的才女谢道韫则出自我国古代名著《________》。

(3)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在__________(作者)《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其中的画家和雕塑家是__________,《傅雷家书》中提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该书另一位主人公__________为原型创作的。

 

查看答案

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3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28票赞成、1票反对(反对者为美国)的比例高票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的决议,这一事件充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4)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B. “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兵家的孙武等。

C. “布衣之怒”中“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敝人、白丁都有百姓的意思。

D. 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有的以地域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还有的以字号命名,如《东坡乐府》。

 

查看答案

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

B.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伟大事业。

C. 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令尊苏洵也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家。

D. 这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十分热心,一贯好为人师,给了青年教师很多的帮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