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汗水
胡宝林
①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再到河边,进了地。
②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村里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
③北边地头,父亲铺了蛇皮袋,让我坐下,他去割麦。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俯下身,攥住一把麦子,镰刀轻轻一划,麦子已经像“撖猴”一样提在手里。他把镰刀夹在左腋之下,双手将那把麦子穗头朝下轻轻了两下,然后分成两股,一扭一拧打成腰,铺在地上。然后,正式开割。
④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几镰过后,腰上已是一堆麦子,父亲扔下镰,蹲在地上,一只膝盖压在麦子上,双手将腰有力地拉在一起,扭绞一圈,然后将余把塞到腰里。随后,将麦捆轻轻提起,放在一边,又提起了镰,往前赶割
⑤身后的空地越来越大,麦捆排成一条线。我感到有些瞌睡。父亲浑身燥热,干脆将长袖脱了,扔在了麦捆上,但他依然戴着草帽。“唰、唰”, 这声音依然那么急促。慢慢,月亮向西,河边的树影愈发浓郁,麦子的声音中渐渐少了清脆,透着一种顽劲,那是露水起来了。但是锋利的镰刀、父亲黝黑的臂膀挥洒出的力量,将这顽劲毫不犹豫地斩断。这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的脉搏和心跳。这声音,带来一种劳作的节奏,父亲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声音,父亲一年一年听着,这是他与麦子、与大地的对话,他能听来麦子的声音、土地的心绪。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岁月里。
⑥父亲,在这急促的声音里,往前挥镰。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割到南头去了,我面前躺着一溜和我一样高的麦捆。我提了水瓶,轻轻走过来,站在父亲身后不远的地方,父亲没有发现我。两亩地,父亲已割了四五分。我想等到明天早晨,村里的人们起来一看,一定会感到惊讶,他们睡觉前好端端站着的一地麦子,已经倒在了地里。我站在有些凉意的地里,看父亲。父亲弯着腰,左手挥出去搂住一抱麦,右手的镰刀紧跟上去,一下、两下……
⑦他像一个剪影,麦子就在他身子的暗影中。父亲,仰起头的一瞬,我看见他的额头、脸膛、臂膀湿漉漉的。在他俯身的一瞬,大大的汗珠子就一颗一颗滴落在地里,无声无息。父亲继续向前割,没有停歇,一镰一镰,一捆一捆,汗水悄悄滴下,像他干其他活计一样,让这个夜晚特别漫长。
⑧父亲,在漫长人生岁月中的一个黑夜,把一滴滴汗水洒在土地上,洒在一片黑暗中,一如他经历的其他许多的黑夜。这汗水,从额头、从脸、到脊背,释放出他身体的热量。他与活儿展开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他在黑暗中挥洒力量。他的汗水从地的北头流到南头,滴在麦秆上,滴在土地上,却捧不住,找不见。这是一个农民的汗水。这是一个农民的力量。这汗水,从他的娃娃脸上流下,从他短暂的俊美的青春脸上流下,从他壮年的红脸膛上流下,后来从他衰老的身躯、萧索的容颜的皱纹里流下,滴在生命中,不为人知,找寻不见。
⑨我,一个农民的九岁的儿子,站在地里,站在父亲的辛劳之外,看着父亲。多年以后,我把我的汗水洒在异乡的土地上,洒在不为人知的白天还有暗夜,一如父亲。一个人的汗水,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会渗到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在孤独的人生里,却不为人知。这不为人知的汗水,让人生变得更加硬朗,也让随之而来的欢乐变得更加有力。
⑩在父亲的身后站了许久,我终于打开水瓶,呼唤了一声,向父亲走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有删改)
1.文章以“父亲的汗水”为题有什么好处?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的脉搏和心跳。
3.认真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笔下的父亲具有哪些特点?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
4.本文和《背影》都是写父亲的,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两篇文章选材的聚焦点有何异同?
尽善尽美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此地,一切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至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被淹没,损失了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而造成的。工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既然苟且贪懒的危害如此严重,而追求尽善尽美的意义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⑥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多数的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现在这枯燥、机械的工作,平凡渺小的职务,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只要你能常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⑦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⑧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作者:奥里森 马尔腾。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做事应“尽善尽美”的原因。
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在第⑦段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事例之后,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②前后类如此
③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④小惠未徧
2.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与“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 可以为宫室、器皿
C. 每韵为一帖 D. 吴广为都尉
3.翻译下列句子。
(1)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欧阳修具有怎样的品格?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其一)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①,一片山花落笔床②。
注释:①衣桁(hé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②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1)有人评价,诗的第二句“乱”字用得好,试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当想象,描绘三、四两句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1)“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
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填写两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汤姆·索亚与贝姬在山洞中历险以后,第二次去探险时是哪一位小伙伴同他一起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任选A、B中的一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A.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B.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 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__,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