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诗歌鉴赏,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满”的表达效果。

 

1.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中“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写笛声,又运用以声写静的手法来反衬诗人的漂泊在外的那种孤独寂寞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原文填空。

(1)鲁肃对吕蒙学业有惊人长进表示吃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

B.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此诗集是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这是北宋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D. 《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像地壳寻求宝藏。

B.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查看答案

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江面上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④随着江水流动,江雾由淡变浓,转眼间像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A. ①③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