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

名著阅读。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三位梁山好汉:武松、林冲、花荣,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一:武松:因杀死潘金莲等被刺配孟州,后又遭恶吏陷害,不得已,经孙二娘、张青介绍上二龙山落草。示例二:林冲: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经柴进介绍入伙,上山落草。示例三:花荣:本与刘高有隙,为解救宋江,与刘高彻底决裂,又被黄信生俘;解送途中被燕顺、王英、郑天寿救出;生俘秦明,后秦明说服黄信,一同上山落草。 (2)武松,绰号行者,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林冲,绰号豹子头,“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取其形似;花荣,绰号小李广,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此题解答时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否则推荐理由就没法解答。推荐理由一般可可简要概括书籍内容或艺术特色,也可谈自己的读后收获或体会,可个性表达。此题考查的是《水浒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古诗文默写。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的祝愿和对团聚的美好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

(4)悠悠中国梦,千古华夏情。在文天祥胸中,中国梦是《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的生死无畏;在辛弃疾眼里,中国梦是《破阵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功立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编纂    发翔地    不胫而走    悬梁刺骨

B. 渡假    路由器    金榜提名    墨守成规

C. 坐阵    观象台    美仑美奂    饮鸩止渴

D. 赝品    肖像画    竭泽而渔    食不果腹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页/    悍/    见不鲜/不胜数

B. 嵘/诤言    妒/贫    不齐/强人意

C. 迫/勉    强/    飞来祸/七竖八

D. 首/        罪恶累/硕果

 

查看答案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     

请以“谁的青春不张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思想的微光   

人的日常生活,常常是无序的。在无序的生活细节中,人的头脑常在无意间被“触头”触着,倏然生出一些小杂感。所谓“触头”:或是几节精彩的文句,或是与友人谈话时的意外撞击,或是某种情绪的突然漾动,或是一束小花对眼眸的一次撩动,等等,不一而足。

人人都有这倏忽间的小念头,但大多数的人并不曾留意它,任其自生自灭了。

而有一种人,特别敏于这种小念头,会备一支笔,几张纸片,将小杂感随手记下。其小杂感虽芜杂,但埋头展玩,也会看到几丝思想的微光。

这种人或许就是人所称的作家。但我不管他们叫作家,我只把他们看成是特别注意生命体验的人。他们固执地把人的痕迹保留在生命史上,使生命的原野,清脆繁茂起来。

有谁不希望美丽常在呢?然而,一朵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候,也就是将要凋敝的时候;有谁不希望欣赏到美丽的全部呢?然而,时空的阻隔和人类认识及眼界的局限,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局部。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花朵之后,便是果实。果实是美丽的另一种存在,是更沉雄更蕴藉更质朴的一种存在。旧的美丽在一个瞬间消亡,而新的美丽在另一个瞬间诞生;美丽是变幻而不息的过程,我们只须抱着不泯的希望和恒在的信念。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半夜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间开放得最动人最忘我,便感叹道: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但川端康成并未因此而黯然神伤,而是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要好好活下去。

于是,我为哲人的豁达而感动。时间会让我们看到美丽的全部,关键的,要永远热爱生活!

有谁不希望春光永驻呢?不要说春天里花的开放、爱情的萌发、青春的灵动,单说那一片片春草,绿绿的,茸茸的,静时如毡如帛,动时如歌如蹈,看一眼,便顿消心中块垒,生一种莫名感动。然而,又有谁能留住逝去的春水呢,“一江春水向东流”,乃自然之法则。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又有谁不热爱夏荫之宏阔,秋景之丰盈,冬雪之妩媚呢?痛苦的犁刀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新鲜的血液,人类总是有新的所得。

如果春天是        ,那么,夏天便是        ,秋天便是        ,冬天便是抗争。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可能便一事无成。

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一尊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有谁不愿长生不死呢?然而,一切生命最终都要面对死亡。

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

其实,死亡是另一种美丽。贫穷的、富有的、高贵的、低贱的,一切生之不平等,在死亡面前都归于平等;人类平等的法则,大概缘于死亡的昭示。而且,衰老的躯壳总不如婴儿更新鲜……

讲一个悱恻的故事。一个老人坐在一个陌生姑娘身边,都无言地低着头,周围一片寂寥。突然,老人紧紧地握住姑娘的手:“别害怕,姑娘,我已经没有了欲念,只因你长得与死去的她太像,我想再把握一下已逝去的那一份情感。年轻时没有学会珍惜,认为什么都会再来,可什么都不会再来。”说完,老人便婴儿般地哭泣。姑娘正是一个恋爱中人,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也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呜呜地哭起来。

我们明白了什么呢?死亡最大的功绩,便是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现在,珍惜我们已拥有的生活!

1.根据语境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请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如果春天是_____,那么,夏天便是_____,秋天便是_____,冬天便是抗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一片片春草,绿绿的,茸茸的,静时如毡如帛,动时如歌如蹈,看一眼,便顿消心中块垒,生一种莫名感动。

3.“于是,有人叹息,有人忧郁,甚至于无奈之后,沦入消沉和虚无”在文中出现三次,

是不是作者的笔误呢?请分析其作用。

4.理解文章倒数第二段中老人、姑娘哭的原因。

5.你认为标题“思想的微光”具体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