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1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

材料1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2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使用手机的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信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3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1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3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1.C 2.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等。 3.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中国城市学生手机使用率之高,但并不是全部。删去后则绝对地说明中国城市学生人手一机,这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作比较,通过我国与美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在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方面的规定的比较,突出了我国在此方面的欠缺,引起重视。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要言之成理。 【解析】 1.试题分析: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说法不正确。此句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为陈述对象。找到“调查项目”和“所占比例”栏目,通过比较可分析出两点: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3.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材料内容或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学生理解原材料的内容,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

(2)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居九夷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查看答案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题文)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1)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