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卷石底以出    卷:     (2)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俶:

2.解释下列句中点的字词。

(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嵁:    (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3.翻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阅读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__________——潭中气氛

(2)文中第②段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卷:quán (2)俶:chù 2.(1)嵁:不平的岩石 (2)犬牙:像狗牙那样 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1)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水尤清冽 (3)意在表现作者空有满腔才华却不得志的孤凄悲凉(或忧伤悲凉、,凄苦孤寂)的思想感情。或: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窗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怨愤抑郁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如这里的“卷”是动词,所以不要读成四声。“俶”是个生僻字,需要平时的积累。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犬牙”:像狗牙那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嵁”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阅读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不能撒谎)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行动”和搜狐网科学频道、绿色频道一起,共同向热爱环境保护的网友发出倡议,从11月28日开始在一周时间里每人减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声援哥本哈根会议,为地球的命运投下自己实质的一票!    

材料二:12月24日,安徽农业大学“绿色家园”志愿者社团的成员们装扮成圣诞老人走上合肥街头,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将环保小知识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行人。    

材料三: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

(1)你从这三则材料中发现了什么? 

(2)材料一中的“20行动”还开展了“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口号征集活动,请你积极响应,拟一则口号,要求语言生动,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起却回头,又很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衡的《壶口瀑布》介绍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两个季节的特点。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C.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 ,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