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减少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 ①当前,我国屈光不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减少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

①当前,我国屈光不正人数飞速上升,“看不清”已成为影响民生的大问题。

②传统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流行病学数据研究表明,约有42%的视觉损伤由屈光不正导致。然而,我国传统的眼镜片,均是以25度为单位进阶调整验光度数,但实际上,人眼的分辨能力在6.25度。由于传统镜片是在工厂大批量铸模制造的半加工镜片毛坯上制成,更多镜片是通过模具简单加工而成,因此,大多数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视力矫正,视力也就越来越糟。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际前沿企业早已提出个性化定制镜片,有望让佩戴者免受大批量制造眼镜需要做出的光学妥协。

③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光学眼镜在一定程度属于医疗用品,需要专业化培训的眼科视光师进行验配。从事验光的人员与医生类似,有非常高的职业资格门槛,以保证验光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其中,在欧美地区,验光、配镜是两个独立的环节,有着明确的分工。在香港,眼科视光师主要侧重于初级眼保健,有专门的教育培养体系,至少要接受五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大部分是博士生教育,而且同样需要持有像内地执业医师的牌照,并接受终身持续的继续教育。他们不仅为广大眼疾患者提供科学、精准、全面的医学验光服务,而且也承担初级眼保健、眼科公众健康疾病的筛查服务和慢性眼科疾病持续追踪服务,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而在中国内地,眼镜被定义为小商品,验光师职业资格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执行上也较宽松,使得大量无专业资质的人涌入这一行业。由于从业人员教育程度及专业程度参差不齐,验配流程不够规范,更是大大提高了验配风险。度数不精准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可能导致人眼常处于不佳状态,久而久之,出现视疲劳、易流泪、头晕头痛、度数加深等。

④此外,光学眼镜行业市场需求巨大,仅中国一年的市场总额就达近1000亿元,但我国目前缺乏眼镜片的设计能力,材料、制造设备等也均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眼镜行业只能进行一些光学镜片的简单加工。而复杂镜片如自由曲面镜片,由于垄断的原因,价格高昂,一副传统工艺制造的定制自由曲面镜片,零售价可高达七八千元。为让更多屈光不正患者能够使用到实际需要的参数所定制的镜片,国家眼科工程中心已联合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致力于研发高精度、定制化、生产低成本的光学镜片,进而满足广大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屈光不正患者的处方需要。

⑤目前,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设计制造出以5度进阶的高精度、个性化定制光学镜片,并以“高精度、个性化、高产出、低成本”为显著特色。以5度为基准的验光,除了使患者有更精确的镜片选择,还能使眼睛处于作放松状态,日常佩戴后,清晰度、舒适度均有大幅提高。未来通过进一步合理应用“光学离焦”理论,该镜片将具有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潜质。

(2018年5月12日《光明日报》)

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内地,眼镜被定义为小商品,验光师职业资格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执行上也较宽松。

B. 由于传统镜片是在工厂大批量铸模制造的半加工镜片毛坯上制成,镜片都是通过模具简单加工而成。

C. 光学眼镜行业市场需求巨大,但我国目前缺乏眼镜片的设计能力,材料、制造设备等也均被国外公司垄断。

D. 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屈光不正患者的处方需要,我国眼科工程中心已联合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致力于研发高精度、定制化、生产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2.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加点词“”一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3.读完这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解决“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失问题。

 

1.B 2.(1)举例子、作比较。将发达国家和我国在光学眼镜行业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突出有力地说明导致我国“屈光不正”现象严重的原因。 (2)不能,“约”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在文中指大约有42%的视觉损伤由屈光不正导致,如果去掉,就变成所有的视觉损伤都是“屈光不正”导致,太绝对话了,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①提高我国光学眼镜片的制作水平。②规范我国眼镜行业,提高验光从业人员的水平。(结合文章内容,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将选项与原文内容对比,从说明语言准确的角度分析即可作答。B项,原文语句“由于传统镜片是在工厂大批量铸模制造的半加工镜片毛坯上制成,更多镜片是通过模具简单加工而成”用了“更多”一词,表明不是全部。而选项则用“都是”,是全部。据此,答案为B。 2.试题分析:(1)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题将“发达国家和我国在光学眼镜行业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运用的是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来作答即可。(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方法: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本题抓住“约”的表达作用分析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解决方法即可作答。如提高制作的工艺水平;加强行业的管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寄傲斋记(节选)

吾谪居惠州,扫一室于所居之南,号“寄傲斋”。客指而曰:“此非取渊明之语乎?子居京师时,何尝念渊明?能念渊明,当不至斥逐。今既至此,然后区区掇‘寄傲’之语,以名其所居而见意焉。晚矣,无及也。”吾愧谢曰:“子责我是矣。然岂知吾之心哉?吾官阆中时,尝考论晋、宋人物,至《渊明传》,慨然有感于吾心。时年三十,便有‘归欤’之兴,求田问舍,亲友皆怪之。自是以来,俯仰十年,虽未即去,然田园之乐,未尝一日不系于心,而《归去来辞》,未尝一日不讽于口。顷任博士,自以出处既不与隆替对;而迂愚拙直又不能从英俊游,数恳丞相,求西南一官以归,盖将老焉。会奇祸作,以故不果”。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至此__________             ②以其所居而见意焉___________

③亲友皆__________         ④恳丞相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求西南一官

A. 以其境过清    B. 醒能述以文者

C. 卷石底以出    D. 撰长书以为贽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扫 一 室 于 所 居 之 南

4.翻译下列句子。

(1)然岂知吾之心哉?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寄傲”,古代文人洁身自傲、厌弃世俗的一种心态或情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对归隐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此诗为唐庚被贬后所作。②簟:竹凉席。③便:便当、适宜。④“忘筌”:忘言。

1.本诗中采用虚实结合写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明是写醉眠,实则抒发自己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涩心情。

B. 首句点明居所之环境,与世隔绝,恍若置身远古时代。夏日天长,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C. 尾联借梦境与现实的强烈落差,抒发乍得复失的惆怅之情,很值得玩味。

D. 此诗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浑然无迹,语淡而意远,余韵悠然,兼有唐诗的神采和宋诗的理趣。

3.请赏析“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的妙处。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提炼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致我亲爱的家乡——最美江苏诗词大会”16日在南京公布评选结果。此次诗词大会是江苏省首次按地域划分举办的大型古诗词评选活动,共选出13首代表江苏各地特色的“最美诗词”。此次诗词大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此次评选出的13首“最美诗词”,包括代表南京的《乌衣巷》、代表苏州的《枫桥夜泊》等,每个城市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最美诗词”。这些评选出来的作品,不仅契合地方气质,更传承着历史文脉。

(2)(游戏“飞花”)央视诗词大会的对抗比赛中增加了颇有新意的“飞花令”环节。这个环节的比赛是根据给出的一个主题字,比赛双方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我校“东园”文学社团进行读诗活动时,也设置了这一游戏环节:给出的主题字为“叶”。你是社团成员之一,需要准备些诗词参与活动,请写出一条你准备好的诗句并写出诗题。

(3)(校园访叶)作为文学社团的成员,在“校园访叶”的活动中,你想到植物的叶子除了装点美丽的校园,还有许多其它的作用。于是老师请你向同行的社团成员介绍一下。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西游记》作者是明代__________;作者在描述唐僧师徒斩妖伏魔的故事时,许多章节的题目跟“三”有关,请简要概括其中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林冲受高太尉陷害,误入白虎堂,在刺配沧州途中,被其好友陆谦收买的押解公差董超、薛霸在快活林谋害,幸得鲁智深相救,才逃过一劫。

B.书名“朝花夕拾”运用比喻,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晚年回忆这些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思,如对猫的厌恶,对阿长的深情赞美,是“夕拾”。

C.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丢失,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D.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安不忘危,__________

__________,文武之道也。

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④斯是陋室,__________

⑤古人擅长借落日写愁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抒写辞官离京的愁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