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

作文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系,懂得感恩……

请以《与__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与书相伴的日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啊,书是早晨灿烂的朝阳,书是雨后缤纷的彩虹,书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书是开阔视野的窗户。我也是一个十足的“小书迷”,书,一直伴我成长。 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认识的字没几个,却有个小癖好,就是每天晚上睡前,都要爸爸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要是不给我讲,我就会大哭大闹,直到他们给我讲了,我才肯消停下来,还会破涕为笑。到了现在,我依然喜欢看书,尽管家里被我看过的书都已经堆积成山了,我还老是催促爸爸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当然了,我看书可不是白看的,我每看一页书,都会用笔把那页书上的好词好句给划下来,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记忆。每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都会跑到自己的小房间里,抽出一本书,全身心地读起来,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所有的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情都会被我抛之脑后。在我的脑海里,清清楚楚地记得,我因为一本书差点和妈妈发生冲突。 我十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晚上,大概已经十点多了,可我仍窝在被窝里看书,当妈妈出来上厕所的时候,看见我房间里的灯还亮着,就推门进来催促我睡觉,而我却胡乱应付了一声,妈妈还以为我不久就会睡觉,于是就和我说了一声晚安,便放心离开了。当妈妈再次来上厕所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但我还在看书,妈妈就关切地对我说:“妍妍已经十一点多了,你该睡觉了。”“等我把这章看完。”我依然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我还不清楚你的性子啊,你说等你把这章看完,可你把这张看完后肯定会接着看下去的。”妈妈开始不耐烦起来了。“不会的!”我的脾气也开始暴躁了起来。突然,妈妈一把抢过我的书,“这本书我没收了,你赶快给我睡觉!”火冒三丈的冲我吼道。此时我也已经暴跳如雷了,我跳了起来,向妈妈喊到:“这时我的书,你有什么资格没收!”“那这本书是谁给你买的!”妈妈把书放在我面前,瞪着我说道。我一时语塞,就直接扑过去抢书,但妈妈却灵巧地拿开了,我还差点要摔倒了,之后我试了好几次,但结果都还是一样。“这本书我明天就把它扔了,我看你还能怎么样!”妈妈说完就快步走向她的房间,还把房门上了锁。此时我的眼睛里已经蒙了一层雾水,我仇视着妈妈离去的背影,跳下床,怒气冲冲地走到被妈妈锁住了的房门前,大声喊道:“你快点把书还给我!”“你快给我回去睡觉!”妈妈根本没有理会我说的话。“你把书还给我,我就立刻回去去睡觉!”我期待地等待着妈妈的答案。“好啊,但是你给我保证,以后决不在深夜看书,我就把书还给你。”妈妈这次竟然心平气和地回答了我!“好好好,那你快把书还给我。”我迫不及待想要回我的书了。“嘎姿”。门打开了,妈妈把书还给我了。“妈妈,对不起,今天晚上我不是故意要和你赌气的,我只是……”说着说着,我便抽噎了起来。“好了好了,不哭了,快去睡觉吧。”妈妈把我抱入怀里,温和地对我说。等我第二天早上醒来, 竟 发现我的怀里还抱着书。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与__相伴的日子”。本文题中所填充的内容,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人,如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是一本书、一 道风景等。但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应该是让人难忘的,对人的一生有影响和教育意义的。“相伴”,陪同做伴,是一种相互的行为,既可以通过叙事写人,也可以通过叙事凸显感情。相伴是一种真情的付出,也是爱的责任,更是彼 此间的温暖行动。写成记叙文文体最佳,要注意以细节感人,以真情感人,切忌泛泛而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的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保尔顿时惊喜的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的跳出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的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樱桃树。保尔像只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

1.本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

2.小说紧接着写了写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我市“牵手文明,共创和谐”文明礼仪传递全面开动。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1)不文明现象:                     

(2)整改措施:

2.为了发挥班级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不少于3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江南柳》一文,回答小题 

江南柳

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蝉鸣此起彼伏,一刻也不消停。

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只剩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灵魂,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_____________、柳的妙处、_____________

2.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杨布击狗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淄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囊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释)

(1)衣素衣:穿白色的衣服。第一个“衣”为动词“穿”;第二个“衣”为名词,衣服。素,白色。②【解析】
脱去。③淄衣:黑色的衣服。④毋:不要,不可以。表禁止。⑤犹是:如同这样,像这样。犹,好像。⑥囊者:从前,先前。
    ⑦女:同“汝”,你,你的。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衣淄衣而反(________________)

(2)子毋击也,子亦犹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囊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3.本文通过杨布击狗阐述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古诗文背诵默写。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 。(《虽有佳肴》)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3)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