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做事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总不听别人的建议,这是错误的。
B. 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 想要系统了解一种新事物,我们可以通过顾名思义的方法去探究。
D.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冰雪溶化 草长鹰飞 风雪载途 相差无几
B. 毫无疑问 两栖动物 天衣无缝 冰天雪地
C. 偷偷摸摸 目空一切 物候观测 消声匿迹
D. 诸如此类 难以至信 草木荣枯 割麦插禾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
B. 怠慢(dài)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眼眶(kuànɡ)
C. 曲线(qū) 狩猎(shǒu) 香蒲(pú) 沼泽(zhǎo)
D. 瑕疵(xiá cī) 摞起来(luò) 蔓延(màn) 松弛(ch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的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与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戏剧知识,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戏剧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不同的三个方面设计“中学生如何走进戏剧”相关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2.在了解武汉地方戏剧之一——汉剧的近况后,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
甲同学:汉剧是湖北传统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作为武汉的中学生,有必要了解汉剧知识,学习汉剧,发展汉剧,让汉剧永流传。
乙同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事实证明,汉剧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所以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去了解汉剧知识。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是支持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字数100~12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1)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2)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3)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4)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5)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6)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7)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8)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9)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10)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11)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12)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13)怎么办?
(14)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15)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16)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17)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18)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19)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20)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阅读(10)-(14)段,说说文中的“我”是怎样读整本书的?
2.读(18)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花枝”和“耀眼的花”的具体含义。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简要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本文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一些事,说说读书对于“我”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