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班级开展以“人类群星闪耀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

班级开展以“人类群星闪耀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推介“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8年早春刚至,一位国学巨匠悄然陨落。钱锺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法国汉学家保罗•戴密微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他就是一代通儒——饶宗颐。

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先后与钱锺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楚汉简帛,梵文巴利,希腊楔形,   ①   (样样精通 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

饶宗颐以一人之力,为世人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轮廓,并将其完美地展示给世界,然而他却一生低调谦和。儒家所说的君子,庶几近之吧?

作为不世出的文化奇迹,饶宗颐是不可复制的。泰山其颓,哲人其萎。饶先生千古!

(材料二)

瑞典人高本汉(1889-1978),1910年来华后曾考察记录了几十种汉语方言,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对中国古汉语学界特别是音韵学影响极大。此外,高本汉在古籍辨伪方面也卓有成就,他对《尚书》《诗经》《左传》《礼记》《道德经》作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同时根据严格校订过的中文本译成了英文。其学识的渊博与坚实,在学术圈   ②   (妇孺皆知 有口皆碑)。据赵元任回忆,他第一次见高本汉的时候,高本汉用纯熟的山西腔的汉语跟他打招呼:“我姓高,名字叫本汉,因为我本来是汉人!”高本汉晚年曾对朋友表示,“我想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典籍”,其自负也由此可见一斑。

(材料三)

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1934年以一篇关于“米芾论砚”的论文获得东方研究硕士学位,第二年则以关于“远东一带流传的马头神”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热爱中国文化,不仅能        ,还能                亦甚佳,甚至        也达到了颇深的造诣,俨然有传统士大夫的遗风。开口即“在我们汉朝的时候”,下笔则每称“吾华”如何如何,堪称最中国化的汉学家。他的妻子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据她回忆说,从他们认识起就常常听他吟诵诗词,练字不辍,而且他非常喜欢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高罗佩的代表作为《中国古代房内考》《琴道》《中国绘画鉴赏》,并著有小说《大唐狄公案》。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校订(xiào dīnɡ) “贯”的第三笔是:

B.校订(xiào dìnɡ) “贯”的第三笔是:

C.校订(jiào dīnɡ)  “贯”的第三笔是:

D.校订(jiào dìnɡ)  “贯”的第三笔是:

(2)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无一不晓  ②有口皆碑     B.①无一不晓  ②妇孺皆知

C.①样样精通  ②妇孺皆知     D.①样样精通  ②有口皆碑

(3)(材料一)第一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一)第四段中的画线成语具体指什么。

(5)根据语境,在(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古诗词吟咏       (乙)作文言文

(丙)读汉文书说汉语   (丁)书法、篆刻乃至古琴

A.(乙)(丙)(丁)(甲)       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       D.(甲)(丁)(丙)(乙)

2.第二组同学研究“大师与对联”。下面是他们收集的对联,请你在两个横线处任选一处,将对联补充完整。

(甲)饶宗颐  上联:学______寻理趣

下联:心从闲处见根源

(乙)南怀瑾  上联: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下联:技在手,______,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第三组同学研究“大师与书法”。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作品及说明。根据说明,依照书法作品的顺序判断书家正确的一项是

说明:民国时期有很多“国学大师”,他们普遍对中国学术研究深广,有的书法造诣也很高。如王国维小楷取法钟繇、二王及颜鲁公,重视结构,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章太炎尤擅篆书,笔笔有本源,朴茂古雅。梁启超书法从学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及汉代隶书,在隶书创作方面有极高成就。黄侃的行书笔墨瘦劲清逸,结字严谨,正而不拘。

A. 章太炎 梁启超 黄侃 王国维    B. 章太炎 梁启超 王国维 黄侃

C. 梁启超 章太炎 黄侃 王国维    D. 梁启超 章太炎 王国维 黄侃

4.第四组同学向大家推介欧洲文学。下面是他们制作的一张表格,请你从表格中挑选出作品名称或主要人物姓名,写出两个,并写出对应的作家。

 

 

 

1.(1)D (2)A (3)将“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加上引号。 (4)答案示例:喻指贤者逝世。 (5)B 2.【甲】向静中【乙】能在身 3.C 4.悲惨世界——雨果 夏洛克——莎士比亚 奥楚蔑洛夫——契诃夫 羊脂球——莫泊桑 小弗郎士——都德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双城记——狄更斯 简爱——夏洛蒂·勃郎特 【解析】 1.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的基础运用能力。“校订”的正确读音是“jiào dìnɡ”;“贯”的笔顺是“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第三笔是竖。据此,故答案为D。(2)考查词语的辨析与使用。第一空作答,可根据结合语境,从要符合客观事实的角度来选择,应该选用“无一不晓”;第二空作答,依据“学术圈”可以推知,应该选用的词语是“有口皆碑”。据此,答案为A。(3)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因为是直接引用,要将“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加上引号。(4)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哲人其萎”是指饶宗颐先生的逝世。(5)考查句序的排列。本题根据语境,按照学习由易到难,由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的顺序即可排序。其正确的顺序是:【丙】【乙】【甲】【丁】。据此,答案为B。 2.试题分析: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根据词性相对应的原则来补写对联。 3.试题分析: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是:隶书-篆书-行书-楷书,依题目中介绍对应的书写者是:梁启超-章太炎-黄侃-王国维。据此,答案为C。 4.试题分析:考查对欧洲文学作品的识记。对表格中的字进行组合,根据要求写出欧洲文学作品的名称或作品中的人物来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财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里养着月亮

姜仲华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 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⑾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

停电看月亮→______→鱼缸养月亮→______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3.品读文章划横线的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回答小题。

准①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③,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

②符移:官府征调敕命文书。③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尚书虞部郎中

②准辄帝衣

③事决退

④上由是嘉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②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③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人类的很多天赋是潜在存在的,当你不把它调动出来的时候,它和根本不存在是一样的。很多年轻人有很敏锐的艺术感觉,但是没有把它调动起来,就认为它不存在,这就是错误的判断。再者,人的才能也是越用越有,往往在勤奋中提升才能。很多作家一开始写东西并没有显出多少才气,但是越写越精彩,艺术感觉也越来越敏锐。这是在勤奋的写作过程中不断调动自己潜力的结果。

请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静谧    轻柔     明朗   惬意    云淡风轻”中任意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用上拟人的修辞方法。(要求情景合理、前后连贯,不超过5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