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最美丽的声音》。 最美丽的声音 魏德祥 ⑴直到上小学时,他才认识到妈妈是多...

阅读《最美丽的声音》。

最美丽的声音

魏德祥

⑴直到上小学时,他才认识到妈妈是多么的丑陋-妈妈其实长得很漂亮,丑陋的是她的声音。

⑵小时候他没有感觉,总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用她沙哑的声音唱着《摇篮曲》入睡。直到一次开家长会,他获得了班级第一名,当他妈妈用古怪的声音开始讲话时,台底下一阵骚动,有学生竟然“哧哧”地笑起来。一个调皮的学生当着他的面夸张地挑衅他:“赵晓明,原来你妈妈是个哑巴,哈哈……”

⑶他多么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更不明白,那么优秀的爸爸,为什么会和这样的妈妈结婚呢?

⑷从此,他开始疏远妈妈了。他不让妈妈到学校去接送他,回到家里一头钻进小房间,他宁愿默默地看书,也不愿妈妈用那难听的声音“污染”他。

⑸吃饭时,妈妈叫了他四五次,他还是假装听不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妈妈推开了门埋怨他时,他积郁在心中的火山喷发了:“你的声音像蚊子一样,不大声喊,我怎么能听得见?”那一刻,他感觉到心中舒服了好多。可是他也看到了妈妈眼里流出了大滴大滴的泪水。

⑹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他终于有理由逃离了家,逃离了那个丑陋的声音。他选择了住校。初中、高中、大学,这一住就是十年。

⑺毕业时,他收获了爱情,漂亮的女朋友的声音如莺歌燕啼,在他听来,如天籁一般。他想,上天是公平的,妈妈那丑陋的声音听了这么多年,这也算是对他的补偿吧。

⑻当他把交了女朋友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时,爸爸高兴地说:“把女朋友领回家吧,让你妈妈也好好瞧一瞧。”他一听,心中“咯噔”了一下。小声对爸爸说:“我……我……爸爸,能不能不让妈妈看呀,我怕,妈妈的声音把她吓跑了。”

⑼他想爸爸是理解他的,毕竟爸爸也受了妈妈这么多年的“污染”。谁知道,电话那边爸爸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般吼起来:“龟儿子,你……你怎么能这样羞辱你的妈妈?你要是看不起你的妈妈,这辈子就不要回来了。”说完,爸爸“啪”地把电话给挂了。

⑽爸爸这是怎么了?怀着忐忑的心,他单独回了家。爸爸妈妈正偎依在一起看电视,见他回来,妈妈赶紧说要到集市买排骨,因为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清炖排骨。

⑾妈妈出去,爸爸搂住了他的头,很亲昵地说:“晓明,爸爸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有关你妈妈的。”

⑿爸爸说,当年我和你妈妈在同一所大学我来自农村,学播音,而妈妈是城市长大的,学音乐,是学校的金嗓子。毕业后,你妈妈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我结了婚。婚后我们很幸福,你妈妈每天教完学生唱歌,就打理我们的小家。说是要给未来的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谁知道,你妈妈怀你的时候非常不顺利,为了保住你,医生给她开了大剂量的药,同时也劝戒我们,这些药是有副作用的,吃多了可能对嗓子不好,可能会失声。我不同意你妈妈吃药。但你妈妈固执地非要吃药,说一定要把你保住,后来她就失去了一生为之骄傲的嗓子。无奈之下,她不得不离开了她挚爱的事业,到图书室工作……

⒀他还没听完爸爸的诉说,已经是泣不成声:“可是,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早知道,也不会这么对待妈妈了。”爸爸把他扶起来说:“你的表现,我早看不下去了,可是你妈妈说,不能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不是孩子的错。”

⒁他推开爸爸,朝农贸市场跑去,他要告诉妈妈,他有多么后悔。远远的,他看到了妈妈提着满满的一篮菜归来,用嘶哑的声音哼着歌,那种悠闲自得,分明显示着一个做母亲的不计较。看见他,妈妈咿咿呀呀地冲他嚷,满心的欢喜。他忽然感觉到,这是他今生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

1.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找出或归纳“他”对妈妈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写在方框内

喜欢        埋怨                     厌恶

2.文章第(12)段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见他回来,妈妈赶紧说要到集市买排骨”在文中蕴含的两层含义。

5.文中的妈妈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儿子的爱,你身边的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你的爱?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叙述中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方法。

 

1.疏远;后悔;感动 2.插叙补充交代妈妈声音嘶哑、低沉、难听的原因 3.结构:总结全文,与题目呼应 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表现出她的内疚、后悔、愧疚之情。 4.1)母亲爱她,知道他爱吃排骨,确实去买排骨 2)有意避开他,因为妈妈知道他讨厌自己,怕自己沙哑的声音让儿子难堪。 5.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要想做好此题学生首先要熟悉文本,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要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本文正是通过“他”对妈妈由埋怨到后悔感动的过程,表达了母子间深深地情感。 2.考查对插叙的理解。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这里写爸爸讲和妈妈过去的经历,是插叙,补充交代妈妈声音嘶哑、低沉、难听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段落的作用分析。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要根据句段的意思来分析。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要求,找到关键句子“妈妈赶紧说要到集市买排骨,因为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清炖排骨”,还有妈妈知道“他”对她声音的嫌弃,怕自己沙哑的声音让儿子难堪而躲出去。 5.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生活中找出具体事例说明身边的人用特殊方式表达对你的爱和关心的例子,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句子通顺流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_____

②案牍之_____

③亭亭净  _____

乎众矣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手熟尔       吾德馨

B. 释担立      自钱孔入,钱不湿

C. 水陆草木花   以我酌油知

D. 于家圃    尔安敢轻吾

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___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查看答案

赏析诗歌。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的一、二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有约不来”“敲棋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材料一:古田政府为有效缓解临床供血紧张局面,带动全县人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4月27日,“益起来,无偿献血美丽文山”志愿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古田体育广场举行。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600余人参与献血,献血量累计达155800毫升,有效缓解了部份血库缺血的状况,为临床用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材料二: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献血能使人更加健康长寿。人献血后,骨髓造血系统受到激发,新鲜的血细胞比例会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还有医学研究表明:献血后,人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这对预防或减少冠心病有一定的作用。

1.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献血活动,请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

2.在活动现场,发现一位叔叔正为是否献血犹豫不决,你应该怎样劝说他?请简要写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某某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xxxx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选文出自_____的著作《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里的“某某”是指船长________文中的“xxxx”号指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③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正所谓“ _______  ______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④《游山西村》中包涵人生绝境中总会有出路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⑩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出了“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的悲情悯世;杜甫望岳,唱出了“______,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王安石登临飞来峰,诵出了“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人生境界。诗人已逝,然而诗行间依然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