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赏析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东溪 (宋)梅尧臣 行到东溪①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赏析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东溪

(宋)梅尧臣

行到东溪①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②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③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①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②野凫:野鸭。③蒲茸:初生的菖蒲。

1.尾联中“情虽不厌”照应了首联中的“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2.颔联中的“闲意”一词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3.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1.“发船迟”;陶醉于自然美景,流连忘返(意对即可) 2.作者看到“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这里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恬淡。 3.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照应手法的分析。“情虽不厌住不得”的意思是: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坐临孤屿发船迟”的意思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的“发船迟”,天色已晚,“住不得”说出了心中的无奈和对美景的陶醉。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作者写水乡春色,抓住了最有特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由此景象品味出“有闲意”来。“凫眠”是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而来。作者看到“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爱闲”“羡闲”的表现。 3.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此题作答时要抓住“蒲茸”“沙石”两个意象,突出它们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兴华学校七(3)班组织开展了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

⑴在“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深情回忆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大家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长辈的关爱: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辛劳;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意。小宁同学根据班会内容拟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点滴关爱记心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分组搜集孝亲故事或有关名言警句。小宁同学上网搜集资料被妈妈发现了,由于他以前曾经沉迷网络游戏,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请为小宁同学设计一段话,向妈妈耐心解释。

⑶班委会打算在6月6日下午3点邀请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来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委托小宁同学打电话与毕飞宇先生联系。请为小宁同学设计一段话。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与赏析。

_______笔下的骆驼祥子和_________所写《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都想通过辛勤的劳动来创立新的生活,但最终都失败了。他们失败的根源都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B.在平顶山莲花洞,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抢走了唐僧,幸亏观音救助,收了红孩儿去做善财童子,唐僧才脱离险境。

C.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长妈妈为童年鲁迅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使鲁迅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E.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查看答案

默写。

⑴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⑵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⑶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⑸杜甫《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登凌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重要巨大转变。”句中加点的词“在”“最”“的”分别是介词、副词、助词。

B. “忧心忡忡”“天涯海角”“千钧重负”“打扫干净”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形象地表明闻一多先生要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D. 《陋室铭》是宋朝的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文章。“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潘长江表演的小品节目妙趣横生,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通过学习第四单元所选的文章,使我们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C. 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D. 我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操作和判断都必须准确无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