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散文,回答相关问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

阅读散文,回答相关问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文章结构非常精巧。作者采用睹物思人的手法,由眼前的“物”引发对奶奶的回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每处所填内容不超过15字)。

睹物

思人

看到湖岸边被雨水滋润的艾叶

看到老屋窗下老旧的石磨

想起奶奶珍藏竹笛和玉心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绿,湖色空蒙。

3.分析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

4.第⑨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5.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C. 文中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D.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6.本文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与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句子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在写作意图上有什么不同?

(第⑤段)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链接材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着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1.①想起奶奶带着“我”去摘艾叶②想起奶奶教“我”磨面做饼③看到奶奶房里老旧的木箱子 2.“铺”字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整个麦地满被绿色覆盖的景象,突出了麦苗蓬勃的生机,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宁静优美的环境,渲染了和谐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奶奶思念爷爷的甜蜜美好的心情。 4.结构上,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点题。内容上,以生动的描写暗点文章主旨,赞美奶奶的美德如同艾叶的清香,表达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 5.B 6.叙述方式上:都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写作意图上:本文,写奶奶珍藏竹笛是为了表现奶奶对爷爷的深情眷恋,写奶奶珍藏玉心佩为下文写奶奶卖佩做饼做铺垫,表现奶奶的慈爱;链接材料,写紫藤萝以前的稀落伶仃是为了反衬紫藤萝如今的繁茂旺盛,进而阐发花和人的不幸会时有发生,而生命的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铺”字形象地表现出麦田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环境的温馨,烘托出奶奶的美好心情。 4.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从结构上来看,“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与开头的“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相照应;从内容上来看,用“清香”一词表达了对奶奶美德的赞美。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以及对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的分析能力。B项的表述不正确,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并不是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6.此题考查学生对插叙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第⑤段的插叙说明了竹笛和玉心佩对于奶奶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奶奶伟大的爱;链接材料中描写了紫藤萝花朵稀疏的样子,目的是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揭示人生的哲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议论文,回答相关问题

成由节俭败由奢

①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②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立刻命人将它捣毁,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③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疾,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淳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却婉言谢绝了景公赏赐他的骏马豪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④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⑤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1.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3.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下面一则材料适合充当选文哪一段的论据?说说理由。

清代和珅,凭借乾隆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利,肆无忌惮地索取贿赂,盗窃国库,财富多到了难以统计的程度,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嘉庆即位后,和珅被绳之以法,身败名裂。

 

查看答案

阅读说明文,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文章第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燃冰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B. 已发现的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C. 全球可燃冰中储量丰富,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 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入100升“可燃冰”可跑5万公里。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乐羊子妻》,回答相关问题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①,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②,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③,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④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⑤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⑥’,以就懿德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释)①一饼:一块。②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孔子经过盗泉,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因为憎恶它的名字。③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④捐:丢弃。⑤稽废:延迟荒废。⑥亡:同“无”,不知道的东西。⑦懿德:美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羊子行路______  成丈匹_______ 今若断织也_______  知其所亡______

2.下列各组内两个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远寻师学                   康肃笑遣之

B. 志士不饮‘ 盗泉 ’水       无丝竹乱耳

C. 就懿德蒙                   辞军中多务

D. 乃捐金野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上流

3.用“/”标出句子的停顿之处。(按括号内的要求,每句停一处)

⑴尔安敢轻吾射(主谓之间停顿)     

⑵得遗金一饼(动宾之间停顿)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乐羊子妻两次规劝乐羊子改正错误。你从故事中明白了哪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查看答案

赏析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东溪

(宋)梅尧臣

行到东溪①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②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③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①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②野凫:野鸭。③蒲茸:初生的菖蒲。

1.尾联中“情虽不厌”照应了首联中的“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2.颔联中的“闲意”一词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3.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兴华学校七(3)班组织开展了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

⑴在“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深情回忆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大家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长辈的关爱: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辛劳;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意。小宁同学根据班会内容拟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点滴关爱记心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分组搜集孝亲故事或有关名言警句。小宁同学上网搜集资料被妈妈发现了,由于他以前曾经沉迷网络游戏,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请为小宁同学设计一段话,向妈妈耐心解释。

⑶班委会打算在6月6日下午3点邀请著名作家毕飞宇先生来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委托小宁同学打电话与毕飞宇先生联系。请为小宁同学设计一段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