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梦想中的乐园 李建云 ①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梦想中的乐园

李建云

①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

②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特殊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

③建太空城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9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

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为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顶蓝天,脚踏实地。“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太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

⑤还有一种设计,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32千米的大圆筒内。圆筒围绕竖直轴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

⑥太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⑦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显然,现有的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太空城整体发射上天。因此,建造太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⑧航天飞机能自由地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完善后,才能担负起如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先在太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太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

⑨建造太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宠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造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

1.阅读上述文本,说说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有哪些特点。

2.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建造太空城的条件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哪一句并没有改变文章表述的内容?

A. 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

B. 物体位于特殊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太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

C. “岛”的外壁有一层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

D.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1.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2.太空城的设计方案 圆筒形空间城分 如何建造太空城 3.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岛”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规模。 4.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特点是: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本题按照文中的顺序依次概括内容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宇宙岛”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规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②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⑤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⑥。吾以此取之。”

(注)①知:主管  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 ②虏兵:敌军。 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的统称。 ④縻:束缚。 ⑤少选:一会儿。  ⑥阑:残,尽。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摘自《中华活页文选》)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焉             中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B. 战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 小大狱             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D. 长勺             苛政猛虎也(《捕蛇者说》)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齐师    B. 肉食者    C. 牺牲玉帛    D. 小大之

3.把选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②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4.这两段文字中,曹刿与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来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李端

卢纶①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

1.《送李端》一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

2.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同样送别,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差异很大,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18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下面是其中两份调查数据图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完成下面的填空。

(表一)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表二)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对比

(1)从表一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二可以看出,国民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你的同学小明酷爱在手机上阅读。有一次,你发现他上课时还偷偷拿出手机放在课桌下看书。这时,你该怎样劝说小明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原是傲来国海中花果山上的一个石猴,本领高强,机智过人,因率先发现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王,于是自封为齐天大圣。(《西游记》)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赏给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格列佛游记》)

C.林冲受高太尉陷害,误人军机要地白虎堂,在刺配沧州的路途上,被林冲好友陆谦收买的押解公差董超、薛霸在快活林谋害,幸亏花和尚鲁智深前来相救,才逃过一劫。(《水浒传》)

D.保尔双腿瘫痪后又接着双目失明,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一方面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开始文学创作工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她生得黄胖而矮”“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

鲁迅《朝花夕拾》中写到的这位“她”是谁?鲁迅为什么不大佩服她?后来又为何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____________《望岳》)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