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  ②汝之不______

③帝其诚______          ④明年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已也/其无马邪    B. 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 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 吾欲南诲/辍耕垄上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翻译下面句子。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1.①用箕畚②通“慧”,聪明③被……感动④到、及 2.D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4.(1)凭着你残余的岁月所剩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不能毁去,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样呢? (2)一个人如果立志求学,难倒连四川边境的和尚都不如吗? 5.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②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除了平时注意识记与积累外,在答题时还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箕畚”“惠”“感”“越”的意思。其中“箕畚”翻译为“用箕畚”,是名词作状语;“惠”是通假字,需要注意。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句子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中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本题A.代词,代指愚公/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 介词,把/介词,因为。D.均是动词,到。故选D。 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虚词、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如果是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子”提示人称发生转换,所以,在“子”之前要断开。“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和“犹未能也”,是动机和结果的关系,中间要断开。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要注意“以”“曾”“毛”“如……何”“顾”“鄙”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独处与思考

石庆华

独处,是入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入,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入来说,闲暇是入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入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

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

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

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1.根据文章内容,“独处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而是残缺的人生。

B. 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

C. 只要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就是残疾人,他们也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

D. 文章多次引用名人诗文,持论有据,主旨明确,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学识修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③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⑤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从全文看,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词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他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习题。

材料一:就目前的案例来说,校园欺凌行为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抢劫、聚众斗殴等几类,其中伤害类和侵财类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严重暴力倾向,借助互联网炫耀等新特点,亟待引起关注。

材料二:(1)2016年1月11日晚上,两段共长达3分钟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在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砸椅子。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

(2)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打耳光,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十级伤残最轻微)

材料三:校园欺凌危害严重,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遭遇过欺凌的青少年被害人来说,不仅身体遭受损害,心理伤害可能会伴随其一生,也可能造成对他人、对社会的仇视与抵触,不仅危害校园安全,还辐射到了社会的各方面,引起了社会对校园安全的担忧和强烈关注,关联到千家万户的安宁。严重的或持续性的校园欺凌行为决不应被刑法排除在犯罪之外,而应被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因此,当前急需对校园欺凌行为和现象建构明确的治理理念和强有力的治理措施。

(1)从上述材料中你有哪些较深的感想。

(2)在餐厅排队时你制止了一位插队的同学,他扬言要找人“修理”你,好友小刚听后也准备到校外找表哥等人“保护”你,你该怎么做,你会对小刚怎么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网脑症”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们提出来的一种观点,他们对1000名成年人使用手机和网络的习惯进行分析后发现,有近11%的人患有“网脑症”。                                     。为了规避“网脑症”的风险,还在玩手机的您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玩物。

①患有“网脑症”的人出现暴力、冲动行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4倍

②研究者认为,“网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生活

③其症状包括越来越自恋、注意力不集中

④使其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⑤且更有可能参与赌博

A. ②①③⑤④    B. ①③②④⑤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为了驱瘟避毒、防灾祛病。端午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驱“五毒”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张贴时应注意“人朝门立,左手为上,右手为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