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ū) 享受(xiǎng) 歼灭(qiān) 销声匿迹(nì)
B. 绯红(fēi) 热忱(chén) 追溯(shuò) 面面相觑(qù)
C. 倔强(jiàng) 宛转(wǎn) 魅力(mèi) 断壁残垣(héng)
D. 恣睢(zì) 贮藏(zhù) 虐待(nüè) 不屑置辩(xiè)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生活中的桥梁,让人们轻松跨越地理障碍,来往更便捷,彼此更贴近。每个人在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同样需要 “桥”来实现与他人的沟通。请以“架一座心灵之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设想小说中心人物“孔乙己”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当代社会,而你恰好与他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议论文《“咬牙”是一种修炼》,完成小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 。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在中国抗战历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与敌战斗频繁,又遇严重旱灾,白花花的盐碱地颗粒无收;日军还放水淹地造成水患,导致痢疾、霍乱等瘟疫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从来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项事业、一件工作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也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于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行动。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作为科学家,黄大年在2009年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八年时间,他牢记科学家的担当,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黄大年忘我地工作,被人们称为“拼命黄郎”,他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明白中国需要实现弯道超车,自己必须“咬牙”坚持献身于科学研究。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选自《 人民日报 》)
1.在本文①段横线处填写一句古诗文,你认为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2.阅读文章③④⑤⑥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认为在干事创业中,要做到“咬牙”修炼,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3.从下面(链接材料)中提取信息,仿照第⑥段中的“没有……就没有……”的句式,写一个完整句子。
(链接材料)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2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赛在马拉卡纳齐诺体育馆落下帷幕,由郎平挂帅的中国女排在决赛激战四局以3-1翻盘塞尔维亚,继1984年洛杉矶和2004年雅典折桂,时隔12年第三次斩获奥运会冠军。
比赛过程简介:1/4决赛:战胜巴西。面对主场作战的卫冕冠军巴西,中国女排在首局完败后及时变阵,敢打敢拼与对手激战五局,成功翻盘。半决赛:战胜荷兰。决赛:逆转夺冠。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9点15分,中国女排在决赛中面对塞尔维亚的强有力挑战,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加强发球和拦网,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四局比分为19-25、25-17、25-22和25-23。
阅读散文《苦夏》,完成小题。
苦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是我逃遁似的一步跳出了夏天,还是它就像1976年的“文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崩溃?
②身居北方的人最大的福分,便是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分明。我特别能理解一位新加坡朋友,每年冬天要到中国北方住上十天半个月,否则会一年里周身不适。好像不经过一次冷处理,他的身体就会发酵。他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河北;虽然人在"终年都是夏"的新加坡长大,血液里肯定还执著地潜在着大自然四季的节奏。
③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④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⑤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⑥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⑦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⑧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⑨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⑩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⑾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⑿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1.阅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夏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2.阅读文章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归纳概括作者所领悟到的“苦”字的分量,包含几层含义?
3.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在文坛产生深远影响。有同学正在为学校网页专栏做“冯骥才经典语录/名句”编辑整理工作,请你从《苦夏》这篇文章中挑选一个合适的语句推荐给这位同学,并说明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桥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约35.6公里,其中包括6.75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目前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币,由中央及粤港澳三地府共同出资兴建,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建成后可抗8级地震,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陆路通道,以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并于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中国政府也将港珠澳大桥视作粤港澳大湾区宏伟计划的核心,以期增加区域融合,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拱北湾,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有300个足球场大小的珠澳口岸拱北人工岛建成;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2018年元旦前夜,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标志着大桥具备通车条件;2018年3月15日,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获批准正式交付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港珠澳大桥未来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从香港或澳门、珠海之间来往,不用再经过多重海关或路上堵车浪费时间,开车时间从四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左右。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
图3
珠江三角洲,每天有超过4000艘船只在这片水域行驶。为了给珠江口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让出通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中6.75公里采用海底隧道。两个面积各为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承担着桥隧转换的功能。这个海底隧道工程是最后一个贯通的部分,千余名专家及技术人员呕心沥血,历时7年,突破数个世界级难题后,最终在海底成功打造了一段“金城汤池”。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该隧道与东西两个人工岛一起,被称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隧道由东西岛头的隧道预埋段和每节排水量达8万吨的33节预制沉管以及长约12米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 ① 而成。6.75公里的海底隧道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最深处近50米)、单个沉管体量最大、使用寿命最长、隧道车道最多、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大桥的深海隧道对接,是整个工程最难的部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被称之与神九和天空一号太空对接 ② 的“深海之吻”。整个“深海之吻”对接在环境复杂的海底进行,受多种环境介质影响,共需对接33次, ③ 3年,堪称“马拉松赛跑”。
1.在(材料三)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①组装 ②媲美 ③用时
B. ①拼接 ②比肩 ③耗时
C. ①接洽 ②等同 ③费时
D. ①连接 ②抗衡 ③历时
2.某班将组织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其中要了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请你根据所给材料,将图1中的主要信息介绍给大家。
3.有人将港珠澳大桥比作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和造价200亿美元的“脐带”,请你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分别说明这样比喻的原因。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曾在《答总督方金湖》中指出:世上一定是有了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会有非同寻常的事业;有了非同寻常的事业,然后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功绩。我们已读过很多文学名著,文学作品大都源自现实生活,其思想内容有很多体现了张居正的这种观点,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对张居正此观点的理解。(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