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至少还有记忆
①最近,看了一部话剧《弗罗斯特》。该剧是对1977年一场电视访谈半写实、半虚构的舞台重构,访谈者是英国脱口秀主持人弗罗斯特,被访谈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虽然当时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5年,尼克松也下台了3年,但是尼克松从来没有真正承认过错误。弗罗斯特雄心勃勃地想迫使尼克松在访谈中认错,而尼克松步步为营,将弗罗斯特咄咄逼人的提问转化为自我辩护,但最终还是“战败”了,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出尽洋相,不得不缴械投降。
②这个故事的主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不忘记,不原谅。
③尼克松30年前的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西方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于怀”的态度令我感慨。虽然尼克松在世时就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对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来说,美国总统对竞选对手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宽容”,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贵为总统的尼克松迅速地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④“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就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拿水门事件来说,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X档案》《福图拉马》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来说,作品就已经汗牛充栋,如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
⑤可以看出,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相比之下,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三年自然灾害”死亡成千上百万,我们有几部电影反映那些苦难?面对血流成河的土改、镇反、文革、四清,我们的奥利弗·斯通在哪里?在《大话西游》里?在《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权力固然封锁了记忆,但是社会本身、公众本身又有多少回忆的冲动、诉说的冲动、用历史的火炬去照亮未来的黑暗的冲动?
⑥对于历史的伤痛,我们习惯于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揭历史的伤疤”;对于哪怕映射这一伤疤的文艺作品,我们涂抹着西方解构主义、荒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口红的嘴巴来掩饰自己的懦弱,“看,这种宏大叙事是多么的土气”。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⑦当然,《弗罗斯特》这样的作品集中出现在这几年,绝非巧合。显然,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都或多或少有影射当代政治尤其是中东两伊战争的意图。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
(选自刘瑜《民主的细节》,有删改)
(水门事件)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总统尼克松的竞选小组首席安全顾问詹姆斯·麦科德等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1.阅读①—③段,说说“贵为总统的尼克松迅速地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的原因有哪些。
2.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语意。
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
3.作者质问“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哪些原因?
4.读文章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们的文艺作品”对待历史和现实的态度是怎样的?对此作者又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呢?
填空。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及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①。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选自《晋书·周访传》)
(注释)①海昏:与上文的富口,下文的柴桑、庐陵、南康、临贺均为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郎中、上甲令 除:革除
B. 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收留
C.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舟师:造船工匠
D.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愿意归附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A.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B.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C.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D.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周访的祖籍是汝南安城,因为躲避汉末的战乱,周访举家来到江南,最后在庐江寻阳安家落户。
B. 在讨伐华轶时,周访派部将丁乾去诱降冯逸,被冯逸识破并斩首,结果周访率军击败冯逸,平定了江州。
C. 杜弘把宝物抛掷在城外,杜弘的军队和百姓抢着去拾,杜弘于是乘乱逃脱。周访率军追击,缴获物资数不胜数。
D. 周访从不谈论自己的功劳,他认为功劳是将士在战场上以命相搏换来的,自己不敢贪功。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4:1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一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奥妙,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
(节选自2016年03月19日《华夏时报》)
1.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阿尔法狗大胜李世石
B. 阿尔法狗功能强大的奥秘
C.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
D. 人机大战背后的隐忧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 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 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远没有止境。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 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3.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 )
A. 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B. 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 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乏味的、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
B. 88岁的钢琴家巫漪丽,用灵动的双手演奏《梁祝》的生命乐章;谭维维以《墨梅》致敬“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黄绮珊在《定风波》中传递“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近百位经典传唱人,数十首由经典诗词改编的歌曲,声声入耳,汩汩入心。
C. 《国家宝藏》节目的火热播出,让中国传统工艺和历史文物再次成为当下社交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档由央视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通过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文物背后文化底蕴的探索。
D. 《中国诗词大会》常常让中国人的生命历程与古典诗词发生奇妙的邂逅。有人沉醉于诗词,含英咀华;有人于某一时刻,顿悟诗中所言;而即便没有上述,大部分人也一定自小熟读那些课本中的经典。这些都标注着人们接触、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缘由。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刘翔以13秒09破亚洲纪录的惊人成绩,向世界宣告了他的王者归来,他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B. 学校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C. 习近平在烽火集团考察时,听取了武汉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情况介绍,察看了公司自主创新产品展示,了解了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党建工作的现状。
D. 米脂三中的恶性事件,给各界相关人士都敲响了警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还有缺位,在应对校园暴力方面还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