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了羊吃草。防风林附近,有一...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了羊吃草。防风林附近,有一座沙丘,丘上没有草,丘下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细沙,仿佛戈壁滩到了这里,碎得如粉了。但这片沙地上,长满了丛生的矮草,展散着延蔓的枝条。一个男孩赶着一群羊来了。穿着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长布裤、灰尘扑扑的白运动鞋,头上戴着一顶纯白的维吾尔族小圆帽。他赶着约莫二三十只羊,有黑山羊,也有白绵羊。羊看见了草,立刻在沙地上散开,风卷残云似地噬啮起来。

我想引一头小羊走来这边,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拔取草叶。一把抓到手里的竟是满掌的芒刺,好像握着一堆铁蒺藜。我迅速缩回手,手指火辣辣的,像中了蜜蜂针,无数的针。我看看这纤细瘦削的蔓草,难道它们是箭猪和刺猬?羊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茎那般多刺的植物。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或驴子一样,吃的都是贴近地面的软嫩的短草。

它们愉快地吃着,像一部部锋利的剪草机,沙沙沙,草都吃进嘴巴去了,多么丰富的一顿下午茶!羊儿在草丛中从容地走来走去,仿佛它们四周不是尖锐的芒刺,而是如絮的棉花。它们真使我惊异呢。它们有一张怎样的嘴,是钢铁的吗?可以吞啮针似的草茎而不受伤!走在芒刺中,满是浓厚卷曲羊毛的绵羊,也许无所谓,可是只有短而薄的披毛的山羊,同样仿佛只在经过一片秧田。

南山牧场的公路面对着漫山遍野苍绿的松树。远方积雪的峰峦是天山。融化的冰块,汇成河道从我们面前的山坡下流过,许多人都奔跑到水边去了。过不久,又一一回来了,龇牙咧嘴地纷纷呼痛。说通往水边的路上,有一种草把他们刺得跳起来。他们之中不乏穿着坚厚的牛仔裤的人,但在草丛中跑过,仿佛有千千万万的芒针插在腿脚上。

后来,在到处丛生着小花小草的地毯似的大草原上,我们看见一种尺来高的植物,没有花,叶子细小狭短,茎枝上布满星形放射走向的小针叶。于是有人喊起来:“是这种草了,是这种草了!连那么厚的牛仔裤也能透过!”我仔细看去,这草就是沙丘底下羊们觅食的点心。

在乌鲁木齐,我也看见了羊吃草。那时候,我们坐在天池上的游艇里,两岸是层层叠叠的山和松树。在向阳的山坡上,遍山隐隐地点缀着一点一点的白花,并且弯弯曲曲的,在山坡上呈现一个“之”字形。蓦地,白花缓缓地移动起来,我们才知道,山坡上的白点子不是花朵,而是羊群!头羊走在前面,横越过山腰,随后的羊都跟着那道白色的虚线朝更高的山顶漫步。

为了寻求更丰盛的草原,羊们居然能爬上那么高的山!我们抬头仰望山坡上的动物,仿佛它们不是羊,是鹰!

对于天山的风景,我们大多感到失望。天池是一座水库,但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到处是故意摔破的玻璃瓶,花衬衫的游民提着声浪袭人的收音机……同游的人们仿佛都能听到彼此内心的沮丧,抑或是愤慨。然而,关于天山,我们其实又认识多少呢?我们不过到达了天池旁边的一个小角落,看见的也只是供游客驻足一阵的“名胜”,我们可曾攀过雪线,自己去寻找天山冰洁的雪莲?天池的水寒彻入骨,风凉冷如冰,人们纷纷披上了厚衣。山坡上的羊不用加衣。在这充满荆棘的世界上,它们不必穿戴甲胄,不必练就一身铜皮铁骨,但见它们摇摇摆摆、晃晃荡荡,以一个个软绵绵的身躯,在芒刺间安然度过,在悠然步行中,登达了人迹罕至的高山。

(中华书局《羊吃草》2014年版,有改动)

1.仿照表格中的短语结构,使用文中出现的文字填写空缺。

两次见到

羊吃草

 

地点

 

羊群

 

游人

 

我的态度

第一次

吐鲁番沙丘下

 

 

 

第二次

 

悠然攀爬极高的山坡

大多失望沮丧

令我反思

 

 

2.结合全文来看,第三段文字中对小男孩的外貌描写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3.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羊爱吃长刺的草,牛、马、驴子爱吃软嫩的草,对比表达作者对羊儿的由衷敬意。

B. 第五段中“是这种草了”重复了两次,强调游人找到这种“芒刺”草的惊喜之情。

C. 第十一段天池旁“环境”被污染了,“环境”既指此地自然环境,也指人文环境。

D. 文中多次写到羊吃草和登坡的淡定悠闲,与人的浮躁和愤慨形成对比,发人深省。

4.请从语言品味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1.示例:①乌鲁木齐天池上(山坡上) ②从容噬啮多刺植物 ③纷纷被刺呼痛④感到惊异(使我惊异) 2.示例:(能、否均可) 示例一:可以删去。本文主要写的是“羊吃草”给作者的启示,小男孩的外貌与此关系不大,可以删去。示例二:不能删去。和结尾所写“提着声浪袭人的收音机”的“花衬衫的游民”相呼应,构成对比(,证实我们在天池这个名胜所看到的“被污染”的景象并不是真正的天 山的风景(并不是普遍现象)。 3.B 4.可以是词句的含义、作用或妙处。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思考。根据第六段“在乌鲁木齐,我也看见了羊吃草”可以提炼出第二次的地点是“乌鲁木齐天池上”;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第二空应填写“从容噬啮多刺植物”;根据第四段“龇牙咧嘴地纷纷呼痛”可填写第三空;根据第三段“它们真使我惊异呢”可填写第四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你也许要问,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

你大约还记得《北京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的十 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 人却各有一番大道理。

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 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 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品部最流行 的书可以分为四类:冒险小说和游记;神话和寓言;生物故事;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

其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日环游世界记》和《海底两万里》,笛福的《鲁滨 孙飘流记》,大仲马的《三剑侠》,霍爽的《奇书》和《丹谷闲话》,铿斯来的《希腊英 雄传》,菲伯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房龙的《人类故事》之类。

这些书在外国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甚相宜。 中国学生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不仅欢喜谈谈

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 的见解也不妨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 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 字。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 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

《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 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溪兹、雪莱、考老芮基、白朗宁等人的诗集,菲克里司的七悲

剧,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李耳王》和《奥塞罗》,哥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 戏剧集,屠格列夫的《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 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如果我应《北京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 十种”,肯定荒谬绝伦。

你如果要知道该读什么书,应该去请教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指定三两 种青年可读的书。因为,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 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

读下去,便成了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选自《谈读书》有删改,中华书局 2013 年版)

1.下列与作者看法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的做法有点荒谬。

B. 初中生应该多读那些注重发达想象的文字。

C. 要想成为学者就不要读那些“青年必读书”。

D. 读书需要别人的推荐,但抉择权还在自己。

2.第三段画线句有何含义?

3.作者列举自己所读的“古董洋货”,有何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花山岩画

花山位于广西宁明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明江河畔。一座断岩山的临江断面形成一个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大批壮族先民骆越人绘制的朱红色岩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左江花山岩画。岩画画面宽170余米,高40余米,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据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汉代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

中国岩画有南北之分,南系柔美亮丽,北系厚重粗犷。北系以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代表,南系则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为代表。其中,花山岩画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更为世人所重。

。”千年的时光,也打磨不去花山岩画的色彩。花山岩画用朱红颜料(据取样化验,乃以赤铁石、动物血液及植物胶调合而成)绘制;北系岩画则采用凿刻敲磨方式制作,颜色多为岩壁色。

花山岩画以人物绘制为主,少涉动物,与北系岩画大量摹刻动物的特点不同。花山岩画绘制的人物群像,呈现出整齐感和规律性。排列或纵或横,或围作环状,透露出祭祀群舞的阵容和气势。其人物绘制,已有初步的身份识别意识,其正面姿态人物的位置和尺寸,总体上高于侧身姿态的人物。

”,以当时较为原始提炼工艺,古骆越人是如何获取这些成分的?胶与赤铁矿又是如何配制的?“”,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又是怎么画上去的?花山岩画真像一本还未被破译的天书。

花山岩画记录了骆越先民的诸多历史信息,演绎着骆越民族的永恒影像。它们与考古发掘以及民俗遗存往往可以相互印证。譬如岩画中人物腰间悬挂的环首削刀,与广西出土的战国环首刀(广西博物馆藏)完全一致;置于人物中间的打击乐器,就是曾经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羊角钮钟(广西博物馆藏);而举手蹲足的拟蛙舞姿,至今仍活跃于壮族节日会演之中。花山岩画仿佛是一部时光机器,不停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观赏这些影像的观众,不仅有中华民族的子孙,也有与花山相隔不远的越南人。据考证,仅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就有三十多位来华的越南使节,留下了咏花山岩画的诗句。所以,当我从中越交界的零公里处,一路驰骋奔向花山之际,心中翻腾体味着当年越南使节的所见所思所感,刹那间,只觉得时光流转,古今汇通,竟有些恍兮惚兮了。

(根据潘酉堂先生同名作品改作)

1.本文是从规模地位、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花山岩画的。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右图(图中人物为红色)可推断为花山岩画 的三个理由。

3.文中三处划横线处可以填入下列越南使节的诗句,其顺序为__________

A.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

B.初识壁画认前朝,色自丹丹迹未凋。

C.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

4.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花山岩画作为南系岩画的代表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B. 花山岩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三类,主要以动物为主。

C. 花山岩画历千年风雨仍很鲜艳的原因是古骆越人有先进的颜料提炼工艺。

D. “我”奔向宁明花山时“恍兮惚兮”的原因是思中外叹古今,百感交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自述

李贽

曹公云:“老而能学,唯吾与袁伯业。”夫以四分五裂,横戈支戟,犹能手不释卷,况清远闲旷哉一老子耶!虽然,此亦难强。余盖有天幸焉。天幸生我目,虽古稀犹能视细书;天幸生我手,虽古稀犹能书细字。然此未为幸也。天幸生我性,平生不喜见俗人,故自壮至老,无有亲宾往来之扰,得以一意读书。天幸生我情,平生不爱近家人,故终老龙湖,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读书。然此亦未为幸也。天幸生我心眼,开卷便见人,便见其人终始之概。夫读书论世,古多有之,或见皮面,或见体肤,或见血脉,或见筋骨,然至骨极矣。纵自谓能洞五脏,其实尚未刺骨也。此余之自谓得天幸者一也。天幸生我大胆,凡昔人之所忻艳以为贤者,余多以为假,多以为迂腐不才而不切于用;其所鄙者、弃者、唾且骂者,余皆的以为可托国托家而托身也。其是非大戾昔人如此,非大胆而何?此又余之自谓得天之幸者二也。有此二幸,是以老而乐学,故作《读书乐》以自乐焉。

(选自《焚书续》,中华书局 2009 年版)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所提袁伯业为袁遗,东汉末年人。②老子:李贽自称。③戾的义项主要有 罪过;凶暴,猛烈;违背,违反;至,到等。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古稀尚能视细书/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自壮至老/温而知新

C. 读书论世/三往

D. 见皮面/以为死

2.给文中加点句断句(断两处)

夫 以 四 分 五 裂 横 戈 支 戟 尚 能 手 不 释 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其是非大戾昔人如此,非大胆而何?

4.结合选文,说说李贽拥有读书之乐是否纯属“天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四时读书乐冬

南宋翁森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①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选自《张季直书四时读书乐》,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注释]①韦编:古代将竹简联缀成篇的皮绳,后借指书籍。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述三、四两句所展现的场景。

 

查看答案

名著中,女性形象常以对照形式出现:《水浒传》中骄横泼辣、仗势欺人的白秀英与温 和善良、软弱可欺的卖唱女___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温柔浪漫、思想保守的冬妮娅与意志顽强、追求进步的___;《简·爱》中爱憎分明、富有自尊的简·爱与逆 来顺受、委曲求全的___ ……这些文学形象构成了溢彩流光的女性群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