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 ___...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 ___________,共收十篇文章,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了儿时枯燥的私塾学习中不乏乐趣。

(2)《名人传》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又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其中___________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1)《旧事重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罗曼·罗兰 托尔斯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儿时枯燥的私塾学习中不乏乐趣。(2)《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又坎坷的一生,其中托尔斯泰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据此即可完成填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暮色尚未四合,雾霭也未曾上来,bān驳的树影被斜阳拉得老长,脚下的影子交叉在树影中,有时候竟难以分辩。小草花满地都是,晚风中,馨香阵阵飘来。微不足道的小草花,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岁月才悄然绽放,此刻它们正在欢快地舞蹈。门外的树,绿油油的,和往常一样,树下是携伴而行的老人。孩童的笑声从老人身后    ①    ,老人们立即笑开了眉眼。这银铃般的笑声,       ②     在空气中,也投射到老人们的心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     bān驳______    伴而行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散” “飘来”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⑥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⑦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查看答案

以“沉浸”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不得直接或间接 透露姓名、学校等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习作修改

我们不一样

我们也许曾是一样的。小学,他和我同班,又是近邻,上学放学同路,我母亲与他母亲又是工友;初中,我们又是同班同学。在小学,他与我就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在初一,我们也曾同上年级红榜。

A 到了初三,在匆忙中偶然抬头,猛然发现,他已与我渐行渐远;红榜上,早已 寻不到他的大名。B 我心中产生了几许疑惑。C 原来,他家中父母不和,父亲经常打骂 他,有一次他竟从家中“逃”了出来。

我惊诧于他的变化,对他说:“真没想到,你遇到了这么大的痛苦。但是,马上 要中考了,你应该振作起来才是啊。”他抬起头来,对我说:“我们已经不一样了。”忽然发现,我刚才的话是那么空洞,我松开手。

先前,我曾为我们的“一样”感到满足;此时,我为我们的“不一样”顿生悲哀。

(1)第二段有一处上下文意思不连贯,需在________处加入过渡句(填字母)。

(2)这篇习作概述性的语言偏多,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建议在第_________段文字 中加入一些细节描写。

(3)从文章中心来看,虽有同情却偏于“悲哀”。请在文章结尾后加上连贯衔接的一两句话,使文章中心更鲜明,更具积极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了羊吃草。防风林附近,有一座沙丘,丘上没有草,丘下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细沙,仿佛戈壁滩到了这里,碎得如粉了。但这片沙地上,长满了丛生的矮草,展散着延蔓的枝条。一个男孩赶着一群羊来了。穿着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长布裤、灰尘扑扑的白运动鞋,头上戴着一顶纯白的维吾尔族小圆帽。他赶着约莫二三十只羊,有黑山羊,也有白绵羊。羊看见了草,立刻在沙地上散开,风卷残云似地噬啮起来。

我想引一头小羊走来这边,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拔取草叶。一把抓到手里的竟是满掌的芒刺,好像握着一堆铁蒺藜。我迅速缩回手,手指火辣辣的,像中了蜜蜂针,无数的针。我看看这纤细瘦削的蔓草,难道它们是箭猪和刺猬?羊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茎那般多刺的植物。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或驴子一样,吃的都是贴近地面的软嫩的短草。

它们愉快地吃着,像一部部锋利的剪草机,沙沙沙,草都吃进嘴巴去了,多么丰富的一顿下午茶!羊儿在草丛中从容地走来走去,仿佛它们四周不是尖锐的芒刺,而是如絮的棉花。它们真使我惊异呢。它们有一张怎样的嘴,是钢铁的吗?可以吞啮针似的草茎而不受伤!走在芒刺中,满是浓厚卷曲羊毛的绵羊,也许无所谓,可是只有短而薄的披毛的山羊,同样仿佛只在经过一片秧田。

南山牧场的公路面对着漫山遍野苍绿的松树。远方积雪的峰峦是天山。融化的冰块,汇成河道从我们面前的山坡下流过,许多人都奔跑到水边去了。过不久,又一一回来了,龇牙咧嘴地纷纷呼痛。说通往水边的路上,有一种草把他们刺得跳起来。他们之中不乏穿着坚厚的牛仔裤的人,但在草丛中跑过,仿佛有千千万万的芒针插在腿脚上。

后来,在到处丛生着小花小草的地毯似的大草原上,我们看见一种尺来高的植物,没有花,叶子细小狭短,茎枝上布满星形放射走向的小针叶。于是有人喊起来:“是这种草了,是这种草了!连那么厚的牛仔裤也能透过!”我仔细看去,这草就是沙丘底下羊们觅食的点心。

在乌鲁木齐,我也看见了羊吃草。那时候,我们坐在天池上的游艇里,两岸是层层叠叠的山和松树。在向阳的山坡上,遍山隐隐地点缀着一点一点的白花,并且弯弯曲曲的,在山坡上呈现一个“之”字形。蓦地,白花缓缓地移动起来,我们才知道,山坡上的白点子不是花朵,而是羊群!头羊走在前面,横越过山腰,随后的羊都跟着那道白色的虚线朝更高的山顶漫步。

为了寻求更丰盛的草原,羊们居然能爬上那么高的山!我们抬头仰望山坡上的动物,仿佛它们不是羊,是鹰!

对于天山的风景,我们大多感到失望。天池是一座水库,但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到处是故意摔破的玻璃瓶,花衬衫的游民提着声浪袭人的收音机……同游的人们仿佛都能听到彼此内心的沮丧,抑或是愤慨。然而,关于天山,我们其实又认识多少呢?我们不过到达了天池旁边的一个小角落,看见的也只是供游客驻足一阵的“名胜”,我们可曾攀过雪线,自己去寻找天山冰洁的雪莲?天池的水寒彻入骨,风凉冷如冰,人们纷纷披上了厚衣。山坡上的羊不用加衣。在这充满荆棘的世界上,它们不必穿戴甲胄,不必练就一身铜皮铁骨,但见它们摇摇摆摆、晃晃荡荡,以一个个软绵绵的身躯,在芒刺间安然度过,在悠然步行中,登达了人迹罕至的高山。

(中华书局《羊吃草》2014年版,有改动)

1.仿照表格中的短语结构,使用文中出现的文字填写空缺。

两次见到

羊吃草

 

地点

 

羊群

 

游人

 

我的态度

第一次

吐鲁番沙丘下

 

 

 

第二次

 

悠然攀爬极高的山坡

大多失望沮丧

令我反思

 

 

2.结合全文来看,第三段文字中对小男孩的外貌描写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3.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羊爱吃长刺的草,牛、马、驴子爱吃软嫩的草,对比表达作者对羊儿的由衷敬意。

B. 第五段中“是这种草了”重复了两次,强调游人找到这种“芒刺”草的惊喜之情。

C. 第十一段天池旁“环境”被污染了,“环境”既指此地自然环境,也指人文环境。

D. 文中多次写到羊吃草和登坡的淡定悠闲,与人的浮躁和愤慨形成对比,发人深省。

4.请从语言品味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