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 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 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 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 白蝴蝶梅花、垂枝梅、复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 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 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 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 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 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 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 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 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 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 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 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这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 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 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 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 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 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 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文艺报》2014年8月20日,有删减)

1.说说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中两个“自清”的含义。

2.“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 花红柳绿了”与“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写作手法相同,请简要赏析。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比较下面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原句: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 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改句:玉兰,木兰科植物。在南方地区约三月中旬开放。三月底随着玉兰的凋零,春花的世界逐渐消失,绿色的枝叶发荣滋长。

4.“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得 到哪些性灵的滋养?

 

1.第一个自清指朱自清,第二个自清指看到生机蓬勃的垂柳,某些无可 名状的情绪消失,心情变得干净、清透。 2..运用了联想、想象的手法,作者想象自己也花红柳绿,与小院中的景 色融为一体,写出花木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作者的喜爱、沉醉之情。 3.第一句话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把玉兰花当做人(拟人),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玉兰花凋谢的决绝和优雅。将时间的更迭表达得更有诗意。 第二句话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用玉兰花凋谢和植物的滋长来表明时间的更迭, 客观平实。意对即可。 4.由梅花、玉兰的“燃”、“开时极盛,谢时决绝。”以及柳树的勃勃生机想 到建立一个干净纯粹的灵魂世界;院子是一个世界,院中的花与柳相生共荣,草木、鸟鸣 与我相生共荣,想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独立而又彼此滋长促进;遵从内心,坚守内心;珍惜 时光,不挥霍美好的生命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第一个“自清”指朱自清,第二个“自清”指看到生机蓬勃的垂柳,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消失,心情变得干净、清透。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联想、想象的手法,表现出作者的喜爱、沉醉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表达方式的判断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要熟悉常见的表达方式的标志性特征,结合句子意思进行辨别。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第一句话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玉兰花凋谢的决绝和优雅。第二句话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用玉兰花凋谢和植物的滋长来表明时间的更迭,客观平实。 4.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如:遵从内心,坚守内心;珍惜时光,不挥霍美好的生命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其母一为鸷鸟所搏,二子失母,其鸣 啁啁。其一方.哺子,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晋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瞪视此人, 人谓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分着此人。此人饥久,冒死取啖(dàn, 吃)之,既.而.转狎(xiá,习惯)习。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将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死坎中。乃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跳出,遂得不死。

太仓张用良,素恶胡蜂蜇人,见即扑杀之。尝见一飞虫,投于蛛网,蛛束缚之甚急。 忽一蜂来蛰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节选自《虞初新志》,涨潮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其一哺子_____

(2)既而转狎习_____

(3)恶胡蜂蜇人_____

(4)蜂含水湿虫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各画一处停顿。

(1)其母一为鸷鸟所搏

(2)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将出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4.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编者把这几则短文收录在《虞初新志•圣师录》中的意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仙吕解三酲

久雨乍晴同大儿一步春畦感怀赋此

[明末清初]  沈自晋

入春阴侧寒犹峭,懒听他涧底松涛。梅花耐雨心酸早,颦蹙柳泪含桃。只道东皇吝 彩将咱过半抛,谁知转盼风光若故交!晴和了,喜的是携儿缓步,踏翠东皋

(选自《元明清散曲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注释)①南仙吕解三酲:曲牌名。②沈自晋:明时任博士弟子员,明亡弃去,隐居吴山。③侧寒:微寒。④东皇:掌管春的神。⑤东皋:泛指田野。

1.曲中划线句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酸楚凄切的心境。与杜甫《春望》 中“________”两句异曲同工。

2.曲的五、六两句“只道东皇吝彩将咱过半抛,谁知转盼风光若故交”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从句中哪两个词语可以直接看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清晨滚着金边的红云,是美的。 午后飘着yōng(    )懒的白云,是美的。黄昏燃烧(  )烈的晚霞,是美的。有时散得干净的天空,也是美的。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

(节选自林清玄《云散》)

(材料二)

冬天行将退尽 春寒嫩生生 料峭而滋润 漾起离合纷纷的记忆如果(  )尔明暖鸟雀疏狂飞鸣必定会吝悔似的剧转阴mái(  )甚或雨雪霏霏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

(节选自木心《魏玛早春》,有删改)

1.给材料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yōng____懒  (2)炽____烈 (3)骤____尔  (4)阴 mái____

2.参照原文,仿写句子。

原文:那密密层层包裹着青天的乌云,使我们带着冷冽的醒觉,何尝不美呢?

3.如果给诗歌《魏玛早春》加上标点,你认为最后一句可以加什么标点?结合诗歌内容说 说理由。

春天不是这样轻易来___

理由:___

 

查看答案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圣人师万物

 

 

 

 

 

 

 

 

 

 

 

 

 

 

 

 

 

 

 

 

 

 

 

查看答案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色。“戏曲四行当”指生、旦、净、丑。

B. 《关雎》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四书”之一,共 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女娲造人》中的女娲在中国神话中是造人补天、福佑社稷的神,社稷分别指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

D. “香菱学诗”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故事。故事中黛玉提到诗“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这里“对子”也叫“对联”,它讲究结构相应、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