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 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①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 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   

——节选自白居易《三游洞序》

注释:①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潭中鱼百许头    (2)佁然不动

(3)遂相与维舟岩下    (4)俄而峡山昏黑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引舟上下者久之

A. 公将鼓之    B. 辍耕之垄上

C. 乃记之而去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3.将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4.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写小石潭的“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乙文写三游洞,作者进入洞中“仰睇 俯察”,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甲、乙两文都是借景抒情,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两篇文章作者流露情感的不同。

 

1.(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3)一起,共同 (4)一会儿 2.A 3.(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即便便是口舌敏敏捷的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4.(1)参考答案:甲文水的特点:清澈(或:清);乙文中三游洞洞中的景色,绝无人迹,洞洞之险峻;水淸石明,惊动耳目;洞中黄昏,奇特变幻(变幻多姿)。(能概括出“险”、“惊”、“幻”也对。)(2)示例:甲文表达了了作者被贬官后的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的表露露了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1 分)乙文借三游洞罕有游者、无人赏识的遭遇,抒发了了作者怀才不遇的 感慨。 【解析】译文 甲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文:到第二天,将要别离,而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听到石间有泉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到了崖岸缺口的地方。一开始就见到一块石头,如叠如削,怪异的地方在于像张开的翅膀,又像下垂的旗帜。然后看到了泉水,如泻如洒,奇特犹如悬挂的白绢,又像绵延不断的丝线。于是我们一起把小船拴于岩石下,带着仆夫割倒杂草,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连休息带攀爬了四五次。上下察看,绝无人迹,只有水石相激,水清石明,跳珠溅玉,惊动耳目。我们从未时直到戌时,流连忘返。再过了一会儿峡山昏黑,云破月出,月华忽明忽暗,互相交替。晶莹奇幻,各种美妙的景象于此地展现。即便是口舌敏捷的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就这样(或者翻译成“接下来”。这个地方的“既而”应该不能翻译成不久,一会儿的意思,因为与下文不通。),我们通宵未睡,直到天明,才准备离去,既怜惜于奇景又感伤于将别离,边惊叹边说着话。知退说道:“这个地方如此美丽,天地间能有几处?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 ”我说:“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嘛!”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此题注意一词多义词,“可:大约”。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往,到;C代词;D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与例句都是音节助词,不译。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虽:即使。名状:用语言形容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酬”是“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B. 首联中“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C. 颔联通过运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达诗人只能悲观地唱歌、饮酒,却也无法消除心中的苦闷。

2.请写出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古典音乐,就像夏日的清风,宜人清爽;像冬日的阳光,温暖明亮;像             。它似乎离我们遥远,有些(A.高深莫测B.不知所措),不过不要紧,慢慢地培养乐感,我们便能逐渐进入这典雅端庄的世界。一旦我们养成听古典音乐的习惯,就如 同多了一个知己和玩伴,生活中的一切乙(A.兴趣  B.情趣)皆能 róng①(A、融  B、溶)入其中。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倘②(A、tǎng B、cháng)徉,聆听音乐,享受生活。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只填序号。

①处_____  ②处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  乙_________

(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补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 《我爱这土地》是朦胧派诗人舒婷的代表作,抒发了浓浓的恋土深情。

C. 《荷叶·母亲》出自希腊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D. 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父子三人及曾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9)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10)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明词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棵高大的树

有的说,他是父亲、校长、老师

有的说,它是理想、奋斗、意志

还有的说……

你是一棵高大的树

你站得很稳 把根扎得很深

带给我们丰富的营养……

同学们,你心中的“大树”是什么呢?请以“我心中的大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