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鏖(áo)战 跛(bǒ)脚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áo)战    (bǒ)脚    鞭(chī)  三年五(zǎi)

B. (bīn)临   (gū)髅    呜(yè)   (gōng)筹交错

C. (dì)    (guī)依   枕(jí)   怙恶不(quān)

D. (kù)    船(xián)  星宿(xiù)  同仇敌(kài)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项中“骷”应读kū。C项中“啻”应读chì。D项中“梏”应读g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年的初中生活,美好而充实。三年里,我们成长着,那年轻而敏感的心弦,会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家人的唠叨责备,其实我懂;老师的批评教育,其实我懂;同学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小草的坚韧、莲的出淤泥而不染、雨的滋润、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很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1)《春行即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寂静。

(2)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文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甘霖亭记

韩日缵

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行之不辍,乃润风墨云密布并发,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霑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擢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使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

郡人乃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注)①韩子:韩日缵,字绪中,广东博罗人,曾任检讨官职,后累官至礼部尚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郡之人曰            不戚于贫贱

B. 如是者行之          于是与亮情好

C. 时余诸绅饯公州中    宠辱

D. 乃公精所结          臣知不如徐公美

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B.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C.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D.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不有播,其曷有获?

(2)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

4.百姓尊敬爱戴荆公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雷电究竟从哪里来?

骆昌琴

①雷电是大自然最惊心动魄的景象之一,特别是那些光华夺目、划破长空的闪电。

②世界各地平均每小时要下1800~2000场雷雨,每秒钟发出100次闪电。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有声有色的雷电并非虚张声势,它确实威力无穷。1975年,一次强大的闪电袭击了津巴布韦乌姆塔利城附近的一座茅屋,一下子击毙21人。在美国,平均每年被雷电直接击毙的人数超过125人,还有3万幢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雷电常常是伴随狂风、暴雨、冰雹而来,还会劈坏树木、造成火灾、干扰无线电通信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③那么雷电究竟从何而来?18世纪以前,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人们对雷电究竟从何而来还一无所知,连少数科学家都以为雷电是毒气在空中爆炸。第一个揭穿雷电秘密的是美国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准备了一只用木条和丝手帕做成的大风筝,在风筝顶端缚上一根细铁丝,并把它与放风筝的麻绳连在一起,绳末系了一段不导电的绸带,以便抓握,而在麻绳与绸带之间再系上一把铁钥匙。当雷雨来临时,富兰克林带着小儿子奔向野外,顶着狂风暴雨把风筝送上高空云层。一会儿,麻绳被淋湿,变成良导体,随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筝和绳索全都带了电,麻绳上原先披散的纤维都奇妙地直立起来。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儿发麻,他兴奋地把手指挨近那把铁钥匙,立刻就有电火花向手指飞来。这些现象与实验室中带电物体的性质完全相同,原来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

④其他各国也有不少人做了类似实验,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朋友利赫曼教授,各自把装在室外长铁杆的一端引进实验室内,制成“测雷机”,多次观察打雷时发出的电火花。

⑤闪电和雷鸣总是一起出现,但是打雷不一定就会下雨。人们通常把能制造雷电和雷雨的乌云叫做雷雨云。

⑥通过大量探测,科学家知道:在雷雨云积极发展时,云体会开始带有大量电荷,而且总是在云体上部集中正电荷,云体下部集中负电荷。由于电的感应作用,又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这样,在云的上下部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随着电场两边电位差越来越大,正、负电荷间将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每次闪电的电流可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温度高达两三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五倍。在狭窄的闪电通道中,空气被突然剧烈加热,迅速膨胀,然后空气体积又陡然缩小。空气由此发生振动,造成了轰隆隆的雷声。

⑦可为什么雷雨云会带电呢?为什么雷雨云中的电荷总是呈上正下负的分布呢?自富兰克林揭示了雷电的本质之后,无数科学家为查明雷电之源绞尽脑汁,提出过许多种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些解释大致归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雷雨云吸附了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而起电;第二类认为,云粒子受到外界电场感应,因为即使在晴朗时,大气也存在电场;第三类认为,带电云层是由于云粒子间的相变、摩擦、破碎等机械作用或云粒子的化学变化形成。

⑧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尽管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大相径庭的假说,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完美地说明雷电的起源。

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析雷电形成的过程,在下图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的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2)文章第③段讲述富兰克林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现象。(判断句子的正误,并阐明理由)

4.文章第②段说雷电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雷电为人类造福,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胆设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