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2)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______》)

(3)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6)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8)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静以修身 诫子书 (3)惟吾德馨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清照 (6)浊酒一杯家万里 (7)四面歌残终破楚 (8)东风无力百花残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材”“诫”“馨”“畔”“殷”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苏州评弹是一种文化,一种人间爱情的极致演(yì)    。三两个人,轻描淡写间,      (传诵  传颂)出来的却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种种。我喜欢听这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yōu)    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令我      (心旷神怡  赏心悦目)。苏州评弹把江南水乡水的清韵味渗入到弹词丝弦音韵的骨(suǐ)    里,化作评弹的灵魂,让人听后如同喝了一天碗江南水乡特酿的清香四(yì)    、鲜亮甘纯的存年米酒,使人微酡沉醉……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演(yì)      ②(yōu)    扬  ③骨(suǐ)      ④清香四(yì)   

(2)从括号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

作文。

题目一:渴望得到          

题目二:那是一个好地方

要求:(1)若选题目一,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前面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3)要有真情实感,卷面干净整洁,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回答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 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 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有人的关切。

D. 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完成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不如丘之好学也

2.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学然后知不足/则面墙之士

B. 知不足,然后能自/寒暑易节,始一

C. 有佳肴/有子羔、原宪之贤

D. 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送杜少府任蜀州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弗学,不知其

(2) 知困,然后能自

(3)此之谓乎

(4) 今人可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故曰:教学相长也。

(2)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5.(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l)唐朝前期:__________

(2)宋朝:__________

(3)明朝:___________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2)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