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7)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远方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恨别鸟惊心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切问而近思 (5)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6)再而衰, 三而竭 (7)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凝,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岁月的角落,总有一些平凡的生命在守候。守候的真情不分高低贵贱,在艰难的岁月里共沐风雨,在平淡的日子里同享幸福,用真心书写下美丽的诗篇,用挚爱铸就成永恒的绝唱。

    请以“守候”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 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 不少于600字;④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山农美丽的传说,趣而有味。荷花飘散清香,菱叶播撒绿意。清风徐来,颇有凉意;香气氤氲,顿觉畅快。此处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山岩峭壁陡直,似刀削的石壁高出地面八九米,壁上布满名公巨卿、文人墨客的题咏和游记石刻26方。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喜爱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1.为什么作者没有用“太湖美景”,而是用“太湖碎锦”作为标题?简要分析理由。

2.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

3.研读第⑤段,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水程

车程

鼋头渚

石壁

在群山中经过

______

______

峭壁陡直

 

 

4.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写景角度及其表达作用。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 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

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 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D. 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查看答案

从读懂语言到读懂时代

①普通话普及率提高到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语言行业年产值超2800亿元……不久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等系列白皮书,让语言这个“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交流工具进入大众视野,引发了人们对语言自身的关注和思考。

②如果说白皮书的统计数据还比较抽象,那么近日几场与语言相关的活动,则能让人近距离感受语言的律动。“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上,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宣布启动,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将再次与现代的传播技术相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感悟。古典诗词的背后,是几千年来传承的语言和文字,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温情与问候。这样穿越时空的相遇与邂逅,真可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通过诗词的传承,可以看见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文化的载体、思想的材料。正是因为语言的诞生,才开启了民族的文化积累、人类的文明时代。

③语言不仅是从历史继承而来的财富,而且保持着与时代最为紧密的互动。在网络时代,语言成为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仪和显微镜。近年来,一个个“热词”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变化,蕴含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社会变革与人类发展的理性思考。人们从“八项规定”“两学一做”中看到了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的努力,从“一带一路”“天宫二号”中看到了国家的发展进步,从“洪荒之力”“厉害了我的哥”中看到了流行文化的变化,也从“获得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中感到了百姓的期待……语言既折射时代变迁,又在与时代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身。读懂一个时代,应该从读懂它的语言开始。

④除了传承历史的人文价值、观察时代的窗口价值,语言在今天还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很多人或许想不到,语言中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宝库。随着语言文字事业的不断前行,我国提供语言文字类产品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的翻译业只是其中一种,人工智能如何“说话”、大数据如何检索,都离不开语言服务。来自国家语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专门从事语言服务或相关服务的企业数达到72500家,行业年产值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已形成千亿元规模的语言产业“蛋糕”。

⑤不仅如此,语言还能为其他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脚踏实地干出来,也要好好“说”出来。打好扶贫攻坚战,需要加快民族地区和农村的普通话普及;发展信息产业,需要加强语言资源建设和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树立核心价值、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大力加强中华语言文化建设与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增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加适应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求……当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⑥也许,语言最大的发展就是增加它的包容性,它不排斥任何一个平凡的个体,也不会遗漏时代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让人捧腹的最新“段子”,“斗图”不休的个性车贴,成千上万的影视剧弹幕……不经意间,你就是时代的见证者,一言一行也在推动这个时代进步。更好地使用语言,让我们与历史和时代相遇。 

选自《人民日报》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结合文章具体段落和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的议论思路。

3.试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方法和作用

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在网络时代,语言成为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仪显微镜

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 文章开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否定,意在说明人们虽然在每天使用语言,但是实际上对语言的作用并不真正理解。

B. 议论文的标题一般有论点式和论题式两种,本文的标题属于论题式,揭示了议论对象。

C. 文章第段中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来自《诗经·郑风·风雨》君子在文中指古典诗词。

D. 文中第段中加引号的蛋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指出我国产业规模之大。

 

查看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 又何焉:

⑵ 小信未

⑶ 民之:

于是太子犯法:

⑸ 将太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⑴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⑵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甲文中战争取胜的条件和乙文中令行禁止的原因。

4.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详略分明。

B. 甲文主要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C. 乙文主要写了商鞅的两件事:北门立木和处罚太子,充分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坚决和果敢。

D. 乙文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的写作风格,设身处地写出商鞅极富个性的一面,还原了历史的固有面貌。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⑵ 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⑷ 古诗文中有许多含有“竹”的句子,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