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材料作文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

(题文)材料作文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读《橘子的心》有感 这是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很短的文章,其实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事物也有许许多多的真理. 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橘子,问了妈妈两个问题: “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是剥皮呢?” “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这仅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小问题,但其实里面却蕴藏了做人的大道理. 吃橘子要先剥皮,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世界上没有可以白吃的午餐,任何东西都得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就算已经遍体鳞伤,也要坚持下去,因为用自己的汗水换取的果实才是最有意义的.即使果实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甜的,但它却是最美味的.在这美味里面不止有你流下的汗水,还有你的毅力和努力.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和自豪.不会劳动的人,也就是不会生活的人,也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因此我们绝对不可以成为一个不劳而获的人,除非你愿意就此堕落. 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懂得珍惜,你才能懂得生活,一个只会奢侈享受的人他的将来是没有光明的.幸福和甘甜可不是什么菩萨,是你跪在庙里、求求签,就可以求到的,他们也不会自己跑来,他们是我们曾经努力赚取来的.他们不是什么钱财之类的腐朽之物;也不是名誉之类的世俗之物,他们是生活的结晶,是不能让你这么“潇洒”地挥霍的.不要为了意识的享受而忘记了将来的道路还很长,不是一时可以走完的. 但其实橘子的果实长成一小瓣一小瓣,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为了让你学会分享.不管你有了多好的东西,绝不可以因为自己的贪婪而被蒙住了双眼.“独占”是一个很令人歧视的名词.钱则是一种太多就要不得的东西,因为他们会“吃人”,会令本来和睦相处的家庭反目成仇,会令慈祥的人变得贪婪.一旦你的心里眼里都只有钱财,你这一辈子就毁了.懂得与人分享,你就会发现原来和他人分享是这样一种自由快乐的事.他人的笑脸,自己的笑脸,你会很幸福. 懂得劳动、懂得珍惜、懂得分享.现在就去买一筐橘子回来吧!他会教会你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构思和成文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写作这篇作文,在审题立意上,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那是橘子在告诉你”,其实就引出了关键性的句子——“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可以从这两句中提炼出 “付出"“劳动”“不能独自占有”等关键内容。其次,对照自己,选择合适的文体。作文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明确文体。在写作时,文体要鲜明,或是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要很明确。第三选好角度,表现自己的追求与价值观。写记叙文,可以虚实结合,通过对某一件事情的描写,如假期爬山,努力了,坚持了,付出了,终于攀到山顶了,终于欣赏到与山下完全不同的美景了,来表现“付出”与“收获”的内在关系,表现锲而不舍,终于获得成功的主题。写议论文,先确定中心论点,如“懂得分享,才能共赢”。 可以举出有代表性的几个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指出: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幸福,在以后的日子中,必有回报。总之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给的材料。切记不要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 惠子梁(做宰相)

B. 搜于中三日三夜(国都)

C.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玩)

D. 请循其(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为鹓刍鸟|如土石何

B. 夫鹓刍鸟发南海|子墨子闻之,起

C. 既已知吾知之问我|拔山倒树

D. 我知濠上也|送杜少府任蜀州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借鹓刍鸟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 鹓刍鸟的故事中,庄子用“鹓刍鸟”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 [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 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而飞

②六月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 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 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 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为鲲 ②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鱼之乐也                      日更定矣

B.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苟性命于乱世

C. 非鱼也                      国不以山溪之险

D. 子曰“汝安知鱼乐”者          归而岩穴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