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宜都记》)
(注)①践跻(jī):登临。②叠崿:层叠的山崖。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
其 叠 崿 秀 峰 奇 构 异 形 固 难 以 辞 叙。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猛浪若奔
(2)窥谷忘反
(3)至峡口百许里
(4)及余来践跻此境
3.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猿则百叫无绝 泠冷不绝
B.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自非亭午夜分
C. 蝉则千转不穷 其间千二百里
D. 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乃在霞气之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5.根据文章内内容填空。
(1)甲、乙两文画波浪线处意在突出环境______的特点,在写法上都采用______的写法。
(2)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两文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之情,此外,甲文还隐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 ③④句蕴含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与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C. ⑤至⑧句描绘了鸟、山、日、菊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且景中寓情。
D. ⑨⑩句中“真”即人生真谛,“忘言”表明诗人年事已高,无法言传。
2.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山坳里的土楼给世人以无穷的 甲 (A.想象B.印象)。有人说它是从天而落的黑色飞碟,也有人说它像是雨后pénɡ勃的春笋,还有人说它像一个古城堡。其建筑风采可与西班牙塞哥维亚城堡,或是法国圣米歌尔山城的西方城堡媲美。特别让世人 乙 (A.历历在目B.津津乐道)的是80年代中期,永定客家土楼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卫星图片上出现时,被疑为中国“核反应堆”的传奇,给原本浪漫多姿的土楼又增添一层神秘的色彩。是啊,令世人惊叹的土楼有无穷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pénɡ________勃 ②媲(_________)美
(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也称“诗三百”。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 《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8)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轰轰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
3.“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
5.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