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母亲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胫骨、肋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伴的是她的母亲。
因为是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病房内的临时地铺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跪坐在孩子的身边,目光直直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医生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现出慈爱的笑容,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大约10点,孩子小声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颜。
“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但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它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听,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快活地说:“妈妈,它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是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一直挂着轻松的慈爱的微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
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微微摇摇头,又微微点点头。
时间已是夜里11点多了,病房里非常安静,其他病人好像都睡着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母亲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往外流。
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轻轻拿过自己的手,泪流满面。
凌晨3点的时候,孩子又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不知所措,只是轻轻地叫着孩子的小名儿。
(A)“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然都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忍不住就哭吧!”
“妈妈,叔叔、阿姨们不睡了吗?”孩子轻声问。头上沁出的汗珠已浸湿了她的头发,小脸微微泛红,像个小天使。
(B)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一位40岁左右的阿姨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不觉滚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吃惊地看着她,然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擦她的眼泪。阿姨感动得止不住地哭泣起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那一夜,病房的人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
也许,大家都在想:有这样一位好母亲,才会有这样一个好孩子!
一选自潆潆散文网
1.本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事,请按照提示概括情节内容。
时间顺序 | 晚上9时 | 大约10点 | 夜里11点多 | 凌晨3点 |
情节概括 | 小女孩因骨折被送到医院,妈妈陪伴。 | (1) | 小女孩疼痛难忍,妈妈让女儿咬自己的手“一起疼”。 | (2) |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微微摇摇头,又微微点点头。
(2)头上沁出的汗珠已浸湿了她的头发,小脸微微泛红,像个小天使。
3.文章结尾说“有这样一位好母亲,才会有这样一个好孩子!”请你结合内容,分别分析母亲和孩子的“好”。
(1)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A)(B)两段,为什么详细描述病房的人的言语和行动?
玫瑰与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沃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⑤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玫瑰与胶囊”为题,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将压缩的精品书籍比喻成胶囊,表达了作者对待“玫瑰”和“胶囊”的态度与主张。
B.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用事实从反面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C.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这句话的含义是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经典原著,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
D. 上文的中心论点是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2.下列不能证明第④段中“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上海师范大学前教育系主任胡知凡说,孩子阅读最要不得就是“功利性阅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进行适当引导,让孩子快乐地阅读比什么都重要。”
B. 新华社评论员王甘武说,无利不起早。正常人做事情都要有目的,读书也不例外。读书的吸引力在于对社会、对自己、对物质利益、对精神满足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所以读好书、好读书不成问题。
C.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滕婧表示,要多尊重孩子自身的喜好,让他对阅读对书本产生美好愉快的情感,接下来扩展阅读,才会有可能。
D. 哲学家笛卡尔说,“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建议大学生阅读应多做“深呼吸”,才能真正提升个人涵养。
3.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教子有方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①。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一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
(注释)①尔:这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不能然/泯然众人矣
B. 至有识知,谓法当尔/太守自谓也
C. 诚不得已也/帝感其诚
D. 诚哉斯语/斯是陋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
3.你认为作者提倡什么样的教子方法?反对什么样的教子方法?依据选文,简要分析。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不能称前时之闻
(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详细记述方仲永五岁时的天资超群,是为后文表现方仲永才能的衰退消失做铺垫,使前后文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感到痛心和惋惜。
B. 文章欲扬先抑,寓理于事,揭示出“不使学”是方仲永才能衰退的重要原因,告诉人们在培养人才时要做到“受之天”和“受之人”并重。
C. 作者通过记述方仲永人生三阶段的变化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只顾贪图眼前利益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D. 文章最后通过议论的方式,揭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也”,告诫人们在培养人才时要认识到“受之人”的重要性。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如果你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么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那么你的旅途将难觅知音;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欣赏优点,你会有所得;欣赏缺点,你同样会有所得。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在“U盘化生存”后面加上“方式”)
B. 今年是“作弊入刑”的首次高考,各地区都出台了一些具体举措,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将“防范”改为“防止”)
C. 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把“使”去掉)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把“纠正并指出”改为“指出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