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 马云 ①“当你不去旅行,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吗

马云

①“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吗?”你是否也曾被这句网传的流行语唤醒心底那一丝早已沉寂的上进心?锦瑟流年,花开花落,岁月蹉跎匆匆过,而恰如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是年少,却韶华倾负,再无少年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

②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劳动者,在办公室里整整资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敲敲键盘算是吃苦?认真地看看书,学学习,算吃苦?如果你为人生画出了一条很浅的吃苦底线,就请不要妄图跨越深邃的幸福极限。

③当你看了《杜拉拉升职记》,你觉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档写字楼,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英语,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当你看了《亲密敌人》,你觉得投行男好帅,开着凯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亚的海滩,随手签着几百万的合同;当你看到一条精妙的广告赞不绝口,你觉得做营销好潮,可以把握市场脉搏,纵情挥洒自己的创意;当你看到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每天和有钱人出入各种高档场所,发着各种挥霍的微博,你觉得做房地产好赚钱;当你看到一位快消人员满世界出差,在各种地方住五星级酒店,你觉得做快消好风光。你疯狂地爱上了那种洋洋得意的状态,却不曾想你日思夜想称之为梦想的状态,其实并不等于你看到的那样简单。

④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地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挤在一辆卧铺大巴车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风险,一边敲邮件,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统的管理方法,而不断地和各个领导去磨合,去询问,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为了签下一个大订单,一个人在他乡,看着别人世界中的团圆,装饰着自己的相思梦;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三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三天之内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家。他也曾许多次摔倒在泥土里,甚至让别人从自己的身体上踩过去。

⑤他成功地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只因为他是一个懂得吃苦的人,能够承担得起那种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随时洋溢的才华,他的一切禁得起岁月的推敲。

⑥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请不要磨灭了自信和向前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⑦在你经历过风吹雨打之后,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并不是因为阳光的温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毅然站立在前进的路上,做着坚韧上进的自己。其实你现在在哪里,并没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你终究会找到那个属于你的方向。

⑧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的,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那么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分析第③④⑤段的论证思路。

3.请结合第⑥⑦段的内容,从人称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读完这篇演讲稿,你觉得马云想告诉年轻人什么?

 

1.引用网络流行语,列举年轻人在青春期种种不吃苦的表现,从而引出下文的论题“吃苦”,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少年时错过了吃苦的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的观点。 2.第③段采用排比句式罗列出一系列成功人士的种种表现;第④段同样采用排比句式罗列这些人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苦努力;第⑤段由现象到本质,深入分析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能吃苦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的观点。 3.①运用第二人称“你”,好像与读者面对面进行交流谈话,读来亲切自然,道理容易让读者接受;②“苍白”“憔悴”等词语描写了吃苦之人的脸庞,然后将抒情与议论相结合,阐述了吃苦之后必然有所成就的观点。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理生动形象。 4.年轻人应该多吃苦,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第③段列出成功人士的种种表现;第④段罗列这些人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苦努力;第⑤段有力地论证了能吃苦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的观点。由现象到本质的论述,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试题分析:考查第二人称“你”的作用即语言特色。读者与读者面对面的沟通,论述的道理容易让读者接受。语言特色可从语言的生动性的角度,或从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角度作答。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能巧妙地论证中心论点,还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作动机的把握。可分析“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等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怒而飞,__________。(《北冥有鱼》)

(2)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8)《卖炭翁》一文中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节选)]

(注释)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然后知困    B. 然后/能自反也

C. 輮/使之然也    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________

(2)学不可以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乙)两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宋)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橹呕哑,酒如清露蚱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释)①懒向青门学种瓜:不愿意在靠近青门的地方隐居。秦亡后秦东陵侯召平在青门种瓜。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

1.下列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钓送年华”暗含词人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的各种痛楚。

B. 词中上片描绘出了淡雅怡人的湖上景色,“新燕”“轻鸥”两句,表明词人心无挂碍。

C. “歌缥渺,橹呕哑,酒如清露鲜如花”是对官场生活的具体描写,表明词人对官场的厌倦。

D. 词人在全词结尾的部分将自己心中热爱自然的情趣推向了高潮,想要以船为家,渔隐于世的情怀跃然纸上。

2.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

B.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以对偶句写湖上景色,反衬了词人的愉悦之情。

C. 这首词移情于景,含而不吐,意境微妙,含蕴深厚,耐人寻味。

D. 词中意象并非纯文人式的风花雪月,读者从词人笔下能体味到乡间的朴实情味与词人的闲适襟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一篇演讲稿,作者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

B.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C. “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 “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这个句子的病因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