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癫;求之地中,不更癫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如是再啮(______)
(2)求之下流,固癫(_______)
2.划分句子节奏,错误的一项( )
A. 果得/于数里外
B. 是非/木杮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诗词赏析
游 山 西 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我们班将要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开场白拟写)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
我的开场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我设计)如果让你来策划这次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示例:爱国人物故事我来讲
形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我分享)请写出两句爱国诗歌并注明作者.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理由我分析)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第22个读书日。学校号召提倡大家静下心来,认真读读书。小明却说:“我老爸当初没读什么书,还不是照样当老板。”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将怎样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 《木兰诗》中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