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毛,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灯笼腰身糊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村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栓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栓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1.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子。

4.“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5.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说说“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

 

1.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父亲将给自己留着过年的灯笼送给别人。 2.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 3.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4.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正如父亲的善良和爱心,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含蓄地赞美了父亲的高尚品德。 5.“灯笼”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不难,抓住文章中的情节,依次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问题,必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关键的信息点要明确,这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学习的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经验,了解方法。仔细阅读,理清人物的主要行为以及事迹加以概括,注意要与“灯笼”有关,以“父亲”为陈述的主体。语言要简练,不需过多的叙述。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父亲把给自己留着过年的灯笼送给别人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憨厚、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  蕃:______

(2)陶后有闻  鲜: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出淤泥而不染    牡丹

B. 李唐来            钱孔入

C.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不愠

D. 同予何人          之亦舍然,大喜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 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5.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 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 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 诗歌着力描写了秦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甲]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乙]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磕磕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甲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班开展“感受父爱,感恩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怎样回报父亲?

(3)都说父爱如山,请借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父亲的爱吧!编辑一条短信问候下父亲,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心声吧!(至少用上一种修辞)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陋室铭》)

(2)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春》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