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时光倒转了我们的角色
①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例行一问之后,她突然抽噎起来,语不能成句。
②心忽地一紧。无数个不好的念头飘过,强迫自己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地安慰她,别哭别哭,慢慢说。
③我妈是个大夫,或许是职业使然,她生活中敏感、自律、坚韧,偶尔情绪激动也不过是声调拔高几度,总的来说,偏高冷范儿吧。此刻,她压低了声音,竭力控制着语调,试图挂断电话,“妈妈一会儿再给你打”。我相信,她重拨过来说的话一定不是现在要说的。我克制着紧张,放慢了语速,“不要挂,现在说,好不好?”然后,就听到哭声越来越大,贴在耳边,却震得心慌。
④这个反常的电话,诱因却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她和我弟因为琐事拌了嘴,一个精心准备了午饭想着言归于好,一个却赌气不肯吃饭,摆出了冷战的架势,两天没说话。
⑤哦,就这样么?我试着想象电话那边的样子,家里客厅的棕色沙发上,我妈举着电话,捏着纸巾,啜泣低语,很生气,更多的可能是委屈。
⑥但这真不像她。
⑦记得是在大三的时候,我妈腰椎间盘突出,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我每次打电话,响一声两声就被接起来,虽然觉得奇怪,但完全听不出异样,以为她只是不忙。直到她能下床走动,病情好转,才轻描淡写地说她停诊一个多月,当然可以随时接电话。
⑧在我妈看来,她就是医生,没必要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孩子牵肠挂肚。等我寒假回家,我妈看上去一如往常,上班,坐诊,忙着给我做好吃的,我跟以前一样晚睡晚起玩得不亦乐乎,这事连同这病轻得好像没有来过。
⑨有时候,一个不算坏的结果会让人不想回忆过程的艰辛。但现在想来,久不归家的女儿,面对病愈的母亲,却不知道关心安慰。我妈除了难过,应该也有委屈吧?从上大学起,聚少离多就成了常态,和父母的交流都淹没在了电话里,进行时中的喜怒哀乐被生生地沉淀下来,直到嘘寒问暖都成了惯例。
⑩现在,我妈正努力打破这个惯例。她把这场冲突的每个细节都讲给我听,前因后果,时间、地点,甚至我弟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所有这些都是证据,都是要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错的是那个浑小子!
11然而,还原现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之前讲的故事太少,信息通报式交流的后果就是严肃有余生动不足。
12现在,为了证明她本认为不需要证明的A结论,她不得不给我讲A1,A2,A3……
13听着听着,我心里突然一阵发酸。小时候,我和弟弟为一个苹果吵到我妈那里,说一堆理由,列一堆证据,只为让我妈把大个儿苹果分给自己……
14在我妈看来,苹果的归属当然不是大事,正如在我眼里,这场争执也是小事一桩。但我妈就像那时的我们,离题万里却不自觉,越说越多,只等我表态说,是啊,是他做得不对。
15猝不及防,时光就倒转了我们的角色,已经到了我担心她的时候。
1.第③段“震得心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第⑤段画线句改为:“哦,原来是这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
3.说说文中第⑩段和第12段画线句的作用。
4.文中分别插入了大学时、小时候的往事,从写作目的上看,它与标题中的“________”一词相呼应,其具体表现为:
(1)从前的母亲,自律、坚韧,卧病在床却不以为然;
现在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前的“我”,为一个苹果的大小与弟弟争执不休;
现在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忽略了母亲的感受而感到难过。
B. 突然间发现母亲衰老而感到心酸。
C. 表明自己已经成熟,不再是孩子。
D. 认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精美绝伦的徽州砖雕
①历史上的徽州,泛指皖南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以及赣东北的婺源六县。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孕育出了璀璨的徽州文化,徽州砖雕堪称其中的典型代表。
②砖雕是中国民居建筑中一种常见的手工雕刻技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普通民居的装饰材料与色彩有着严格的限制,材料大多限于青砖、青瓦,色彩则限于黑、白、灰等,于是综合上述要点的砖雕便成为民居装饰的理想选择。
③徽州砖雕的用料极为考究,最适宜的材料是经过特殊工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青、平整如镜的水磨青砖。徽州砖雕的制作工序一般分为四道:第一道是“放样”,又称“定稿”,是指雕刻前将稿纸上的设计图案原样勾画到砖料上面,这是一道十分细致和关键的工序。放样时要注意画面保持疏密均匀,构图达到均衡优美。首先将砖面用水浸湿,然后刷上石灰水;等砖面的石灰略干后,将画稿平铺在刷有石灰的一面,用铁笔勾勒出画稿的轮廓;再用铅笔对画稿进行进一步细化,确定画面的部位和层次。如果一个图案需要在几块砖上整体雕刻,则要先将砖块拼合严实后再放样。
④第二道工序是“打坯”,俗称“铲地板”,是指在放样的基础上凿刻纹样。打坯是制作砖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工匠们先按照轮廓线凿出画面的边框及线条,剔除废弃的部分,然后再雕凿画面的图案,清晰梳理出整个画面。由于砖雕的雕琢是按照画面的层次逐层向里依次进行的,因此各层次图案的雕琢定位十分关键,对相应工艺和工匠的要求也极高,一般需要经验老到的主刀师傅亲自操刀才能完成。
⑤第三道工序是“出细”,即精雕细刻,将打坯阶段完成的轮廓进一步加工,使画面中的人物、楼台、树木、花果等要素和细部特征一一凸显。这道工序通常由最里层开始逐层向外进行,一方面可以保证画面的完整及整体效果,另一方面使得画面中各层次的连接能够整齐一致。
⑥第四道工序是“修补”,这是雕琢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把雕刻好的砖雕作品按照由上而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精细打磨,并逐一进行磨光,打磨过程要谨慎小心。
⑦徽州砖雕广泛应用于徽州各地的民居、祠堂、庙宇、亭、塔等建筑,主要装饰在建筑的门楼、门罩、窗罩、镂窗、照壁、墙面、屋檐、屋顶及牌坊等部位,使整个建筑具有较强的立体效果,显得典雅、庄重,“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便是徽州砖雕应用的真实写照。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第①~⑦段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文章在介绍徽州砖雕的制作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时,先后介绍了将砖面____________、勾勒画稿轮廓、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徽州砖雕的用料极为考究,最适宜的材料是经过特殊工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青、平整如镜的水磨青砖。
学校开展“与书相伴”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李婷想拟一副对联作为活动的宣传语,上联已经拟好,请你帮助她写出下联。
(上联)亲近书籍开阔视野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岁末年初,同学们纷纷以别样的方式辞旧迎新。12月31日,八(1)班开展了一次读书活动,活动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在活动中,同学们朗诵名家作品,感受作家情怀,享受着读书的愉悦,沐浴着崇高精神的洗礼,此次活动成为学校读书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广泛好评。
班级要给学校网站发一篇报道,请将上述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星在活动后写了一段感想,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修改。
(A)学校从培养同学们读书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活动后,同学们都有共同的感受:快乐阅读,健康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B)今后,我一定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①(A)处画线句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
(3)仔细阅读下图,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5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
①数字媒介阅读时长________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②手机阅读时长____________。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昆虫记》是一部“昆虫的史诗”,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描绘了一个个大自然的精灵,其中有____________,“它们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用来表达对快乐生活的美好祝愿”;黄蜂是一个不知动脑筋的建筑家,它们虽然能够建造出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巢穴,却“完全不具备_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____“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
(2)《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____________”和“过大草地”两个重要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美好。鲁迅遇见藤野先生,得到了他无私的教huì;朱德遇见不缀劳作的母亲,从此学会了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朱自清遇见父亲,看到了父亲蹒shān地走到铁路边给自己买橘的情景……假如没有这些遇见,或许鲁迅先生还在民族偏见中愤慨挣扎,或许朱德会被革命生活中的困难吓倒, ……人遇见人,总会有许多美好不期而至,感恩生命中美好的遇见,感恩生命中温暖的馈赠,感念给我们生命留下痕迹的每一个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教huì(_____) 蹒shān(_____) 馈赠(_____)
(2)文中画线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上下文,给语段中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③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________________”,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了;“似曾相识燕归来”,方言中一些精妙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流的语言中。(请选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句子填写)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