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回答问题。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下面是某校学生会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写的一份倡议书:
倡议书
全校师生及各位家长:
保定是我们的家乡,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了保护和发展它,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保定有很多古建筑,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给后人留下祖先走过的光辉足迹。
二、保定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如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等,我们要多加宣传推广。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为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一起努力!
2018年11月15日
校学生会
(1)请你为倡议书中的“三”补上一条具体的内容。
(2)请指出这份倡议书在格式上的错误并改正。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河北省发挥京津冀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建设环京津特色小镇,给当地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
B. 一声声抑扬顿挫的朗读,或慷慨激昂,或深沉低回,尽显无穷的语言魅力。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惟妙惟肖。
D. 叹为观止的沙丘奇景,广袤无垠的沙漠风光,这就是阿布扎比的沙漠地带!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滞留(zhì) 匿名 锐不可挡
B. 畸形(jī) 松懈(xiè) 嶙峋 藏污纳垢
C. 锃亮(zhènɡ) 点缀(zhuì) 仲裁 自出心裁
D. 绯红(fěi) 凄然(qī) 胆怯 正襟危坐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6)《黄鹤楼》中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上述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请按照“人物姓名+地点+事件”的结构,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_____。选文中主人公的绰号是________。
2.结合选文,分析李逵最突出的性格特点。
3.简述李逵离开梁山接亲娘上山的经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的,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少不了父母、老师、亲友的陪伴。但是,陪伴又不是简单的“守在你身边”,而是在你困惑时给你指点,在你失望时给你鼓励,在你骄傲时给你警示……真正的陪伴拥有穿越时空的能量,哪怕相隔千山万水,依然可以带给你前进的力量。
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与“陪伴”有关的感人故事,以“陪伴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