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1.“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一句中的“硬”字用得好,为什么?

2.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试想像“坐车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4.文章最后将哆嗦的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1.“硬”字写出了祥子当时不顾一切的(反抗)心理,突出了他在暴雨中难以忍受的痛苦。 2.性格特点:冷漠、缺乏同情心、自私。心理活动(例):哼!我才不管你是死是活,反正你得把我平安送到。 3.(1)暴雨的折磨。(2)坐车人的冷漠。 4.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里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仔细阅读上面的一段话,根据人物、情节可以看出这是对老舍的《骆驼祥子》的考查。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和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首先要分析划线句“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这是通过语言描写体现出乘客的自私、冷漠、无情。对于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题目,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语段的分析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段,理解当时的环境特点和人物的处境。首先,暴风雨的环境加剧了拉车的难度,给祥子的身体造成负担;其次坐车人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的催促,是祥子不得不奋力拉车。所以暴雨的折磨、坐车人的冷漠是祥子的痛苦的来源。 4.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和赏析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将哆嗦的样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既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里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所以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写人物状态,又写社会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芥(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  _____

②万山载雪,明月薄之 _____ 

及下船  ______

竟不得醉  _____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 拔山倒树而来

C.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D. 广起,夺而杀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为寒威所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阅读颈联,加以赏析。

2.诗中直接抒情的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2)请从怒辞杨宅和孙侦探的敲诈这两个情节中选择其一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阳关雪》的作者是余秋雨,作者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B.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名绍钧,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他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隔膜》、《火灾》等。

C. 《治水必躬亲》是明代钱泳所作。他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谈诗》等。

D. 《明天不封阳台》从生活起居中碰到的一件小事入手,不仅生动描写了两代人对小动物的爱护,同时在描写记叙的过程中加以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存的“环境保护”的主题。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

A. 他自出心裁地装扮了这间教室,使教室非常漂亮。

B. 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街道上尘烟里,生灵挤挤。

C. 事情的发生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定是那些别具匠心的人设下了圈套。

D. 他们因地制宜,在花园的角落辟出一块草坪,作为儿童娱乐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