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 【解析】试题分析:A“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原句写的是天然石林,应用”鬼斧神工”; B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符合句意;C“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符合题意;D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常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符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旁鹜  无与伦比  恣睢  歇斯底里

B. 羁绊  囊荧映雪  烦燥  根深蒂固

C. 慰藉  冥思苦想  残损  鸡零狗碎

D. 荒谬  相形见拙  蹂躏  遮天敝日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mó)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bēng)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

B. 老妇人摸出她离开地(jiào)时(chuāi)在怀里的东西,这是她45年前结婚的喜烛。

C. (cuǐ)璨的珍珠,从女神王冠上(sàn)落下来,清晨的女儿把她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D. 春天,家乡的湖(tí)上繁花如锦(zhàng),嫩绿的柳丝随风飘拂,散发出奇异的清香。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逝水流年,总会有一些东西被冲走,也总会有一些东东西留下。一颗老柿树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美好的记忆,美好的记忆当然不只是树。

请以“记忆中的那份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⑾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⑿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⒀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⒁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⒂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⒃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⒄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⒅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⑤

⑥-⑦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⑧-⑩

⑾-⒆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2.文章⒀-⒃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拯救汉语

朱竞

①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的变革有:“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②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③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④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⑤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⑥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现象以中国讨论组最为严重。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⑦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是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⑧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⑨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⑩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选自《汉语的危机》,有改动)

链接一:汉语,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骄做,它承载着汉文化,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在丝绸路上,汉语传播到西城;那和所到之处,单音节的汉语刮起一阵阵强劲的“中国风是的,在汉唐强盛的时代里,汉语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就连日本的文字也是从汉字演变而来,汉字甚至一度是日本正式文本规定的语言.

郑被教授说:“汉字中的每个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王力先生说:“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所以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

(选自《最美的语言》。有删改)

链接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看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送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采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

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于之手,与子惜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应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曾经被庄子、屈原、季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音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是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选自卢新宁的《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有删改)

链接三:当我们身处”全球化”、“国际化”的热浪中时,便会感到汉语已经越来越面临着危机,很多人开始大声疾呼:据救汉语,有人说应该对“国家汉语战略值得反思”,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全面推行了以汉字同化和汉语普通话为被心的国家语言文字战略。不可否认此项战略的历史性功绩,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战略并非无懈可击,时代走到今天,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理性和耐心全面检视其社会影响,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客观地对其做出评价。于是有人试问:“谁来拯救汉语?”“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联系全文,下列不属于“汉语危机”的事实的一项是(    )

A. 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母语遗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 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

C. 许多作家动选拉“西化”的表达方式,出现“失语”的症状。

D. 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渗透。

2.对于汉语危机出现的,与作者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作家的创作应该楚正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B. 新闻_______《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出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

C. 在“金民学英造”热湿的冲下,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D. 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尽管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渗透,学生也不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汉语” 的是(   )

A. 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B. 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C. 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D. 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4.请分析链接一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汉字中的每个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

5.链接二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你赞同以上观点吗?请结合现代中学生实际,谈谈你的做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